做功課︳慈幼葉漢千禧小學老師協調功課量 家課表要有「留白」空間 課末預留指導功課時間
發佈時間:07:15 2024-11-29
做功課︳坐落於葵青區的慈幼葉漢千禧小學,以「預防教育法」為辦學理念,學校校長黃偉堅指出,校本功課政策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透過家課鞏固所學,並為學習新課題作準備;學生在完成功課的過程,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做功課不理解難點致拖拉
無可否認,透過功課,可讓老師了解學生在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等各方面的表現,為學生提供適時回饋;而家長透過檢視子女的功課,可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和特質,從而作出配合。「各年級的中、英、數三科每天會有適量功課,其他科目則按需要設置;同班老師需互相協調當天的功課量,好讓學生有留白的空間。在長假期時,學校會給予學生適量的自學任務,鼓勵他們自主學習。」
黃校長分析,部分學生做功課較慢,或因未能充分掌握新學習的知識,以致在做功課時感到困惑。「他們在接觸新概念或各類題型時,出現理解上的困難,又或無法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以致產生退縮的念頭,導致作業無法順利完成。」此外,欠缺有效的時間管理也是一個常見的情況,許多學生在做功課時可能因為拖延、分心等而影響完成速度,導致不能準時完成功課。黃校長同時指出,情緒因素也有機會影響學生面對功課時,產生焦慮、壓力或缺乏動機等情緒狀態,因而減緩學生的學習,特別當學生感到焦慮時,專注力和理解力都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完成功課的效率。
常規訓練養成良好態度
為協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完成功課,學校從小一學生入學後,已有一套常規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及習慣,例如桌子上只放置基本文具、課本或作業,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老師在課堂末段預留時間指導或解釋功課上的難點,課堂上亦會預留時間給學生抄寫手冊等。此外,學校於上課時間表內設置導修課,導修課編排是科任老師負責,讓學生可以在導修課時完成部分功課,當他們遇到不明白的課題時,亦可即時向老師尋求指導。
校長小錦囊:訂立時間表
「家長可與子女訂立一個清晰的做家課時間表,例如完成若干份功課或努力了一定時間後,有一些休息或茶點時間,讓子女分段式完成功課,這對初小的孩子尤其適切。家長每天為子女檢查家課,尤其是初小生,可培養他們完成功課後檢查的良好習慣。如子女能適時、認真完成功課,家長可表示欣賞,這有助提升子女完成功課的動力。」
文:佘君儀 圖: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做功課︳家長處理功課問題dos & don'ts 做功課提升效率要分清能力 過分苛責孩子有反效果
相關文章︳做功課︳直擊小一生做功課過程!小一功課應分段進行:以1小時完成為目標
相關文章︳做功課︳新會商會學校設功課獎勵計劃增動力 因應能力彈性調節「功課」學功課輔導時間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