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護士為初生嬰兒做的7件事 原來第一日就要注射疫苗?︳親子健康

更新時間:14:00 2024-06-09
發佈時間:14:00 2024-06-09

若你初為人父母,或許曾經歷過以下的情況:媽媽待在產房產子,爸爸在旁陪伴,心情十分緊張。直至孩子出生後哇哇大哭,新手父母才感到安心。剛出生的孩子會被送至嬰兒室觀察,父母每天隔着玻璃探望孩子,又或當餵奶時,母親可以直接照顧孩子,待幾天後,媽媽才可與孩子一起出院回家。究竟孩子在初出生的頭幾天,醫生和護士為孩子做了些甚麼?今次就讓我為大家分享「初生嬰兒七件事」。

為初生嬰兒必做的事1:每天測量維生指數

醫生、護士會每天測量及監察孩子的心跳、呼吸、大便次數、小便次數、氧氣含量、整體的表現等。由於孩子未能表達自己的情況,所以這個指數能夠反映孩子整體的狀態。任何持續性的不正常都代表孩子有些隱藏的不適,尤其是感染的問題,所以醫生和護士都會做好監察。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為初生嬰兒必做的事2:每天監察黃疸指數

監察的方法除了用臨床肉眼觀察之外,還可以透過我們俗稱的「黃膽機」去測試。由於不會牽涉到抽血,所以每天都可以量度。如果發現黃疸指數比較高,醫生就會透過化驗血液中的膽紅素,以確定孩子有沒有不正常黃疸的機會。如果指數高,除了需要馬上透過「照燈」去處理之外,還需要找出原因,例如是否食奶量不足、有否感染的情況,或者是母親與孩子血型不配合等。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為初生嬰兒必做的事3:第一天便注射疫苗

一般所有的孩子會在出生後馬上注射維他命K和乙型肝炎第一針。前者是減少孩子因為維他命K不足而引起的出血性問題;後者是預防乙型肝炎。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為初生嬰兒必做的事4:安排餵奶程序

當然,我們最希望見到的,是母親肯餵哺母乳,而醫生和護士都會盡力去教導相關的知識和實際上的操作。在某些情況下,母親真的不能夠餵哺母乳,我們就會安排飲用奶粉。總之,要確保孩子食得飽、睡得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為初生嬰兒必做的事5:聽力測試

這裏所指的聽力測試並不需要孩子的配合。一般是一些我們稱為被動性的測試:孩子的耳神經傳導功能及反射作用。如果結果正常的話,基本上大部分孩子的耳神經功能可算是正常。如果出現未能通過測試的情況,就需要進一步跟進。於這篩查,大部分人都是合格的,而不合格的很多時候在覆檢中也會通過。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為初生嬰兒必做的事6:新陳代謝病測試

 這種測試是近年才出現,目的是希望透過驗血篩查發現一些沒有病徵的新陳代謝病。由於這些新陳代謝病在早期沒有病徵下,已能夠破壞身體腦神經系統或其他器官的發展,所以希望透過測試找到這一類人,並給予支持以減低對身體永久性的傷害。幸好這種新陳代謝病系列是非常罕見,所以很少需要作出轉介。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為初生嬰兒必做的事7:出院前註射卡介苗疫苗

近乎99%在香港出生的嬰兒都會注射卡介苗疫苗,以防止肺結核感染。傳統上,卡介苗會注射左邊的手臂。同時,沒有即時的任何不適反應,父母有時候也未能夠察覺注射的針孔位置 。但是父母一定要記住,卡介苗很有可能出現一種叫做「延遲反應」:在注射後一個月後的時間,注射的位置會出現無細菌感染性的化膿反應,並且會形成一小個疤痕。這正是卡介苗本身的特色,亦都因為這個小小的疤痕,就像是注射卡介苗後的標誌,讓其他人分辨到究竟哪個人曾經注射卡介苗疫苗。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以上就是醫生和護士在孩子出生後住院那幾天曾經為孩子付出過努力的「七件事」。希望大家了解過後,知道孩子在餵養室並不止是食奶,醫護人員還做了很多功夫。

文:張傑    
圖:FreePik、PhotoAC

張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HK)
愛爾蘭皇家內外科醫學院兒科文憑 DCH(Irel)
香港兒科醫學院院士 FHKCPaed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兒科)FHKAM(Paediatrics)

張傑醫生
張傑醫生

 

相關文章︳洪永城太太梁諾妍乳腺炎致高燒入院需通乳 醫生建議7個方法預防乳腺炎︳親子健康

相關文章︳食得慢影響發育!醫生教路5個方法改善孩子烏龜式進食法︳兒童健康

相關文章︳出現紅腫搔癢發炎未必是敏感!對付口周炎5個建議:要停用這種藥膏︳兒童健康

相關文章︳扁桃腺切除手術仍屬「必要性」嗎?醫生拆解:需進行手術3大原因︳親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