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制」學生更開心 家長建議推行自選:有充分休息學得更用心
發佈時間:21:28 2022-10-19 HKT

小學「半日制」成常態,現時的小學生大多中午約一時放學,可回家午膳及做功課,有小五家長直言,以往學生需上課至下午三時,再留校參加課外活動或興趣班,回家再做功課、溫習至晚上九、十時是「家常便飯」,不僅令學生身心俱疲,更影響親子關係。雖然現時學生比以往少了在學校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但能有更多時間休息,學生比以往開心,更有精力,家長亦可按子女需要及興趣,在下午自行安排子女參加各類興趣班、體育活動甚至補習班。就這位家長而言,不擔心子女「返半日會學少咗嘢」,反而在乎子女可否愉快學習、健康成長,建議日後可讓家長按家庭環境及需要,自選半日或全日制課堂或學校。
「全日制」令學童疲於奔命 學習動機大減
在職媽媽Eva育有一名女兒Valerie,現時就讀小五,課程愈來愈深,功課亦愈來愈多,須準備下學期的升中呈分試。Eva表示,Valerie就讀的小學屬區內受歡迎學校,教學水平高,對學生要求亦高,Valerie成績中等,以往小學屬全日制時,她每天約在下午三時半回家,間中會在放學後留學參加功課輔導,之後會在屋企附近上功課補習班,完成功課回家已是晚上六時多,Eva會在晚飯後跟女兒溫習及對功課,母女二人均感疲累,對溫習也提不起勁。Eva認為,學生返全日制或會不夠時間休息,學習動機及成效反而不及現時上半日課。

現時Valerie下午一時許便回家,Eva形容「可以稍稍休息,時間沒以往般緊迫」,補習後更有時間參加羽毛球班訓練,或在家中畫畫、做手工。「以前連做功課都不夠時間,星期一至五更完全無時間參加興趣班,現在有空閒時間稍作休息,學習與課外活動能取得平衡,要知道知識非只在書本上學到。」至於周六周日,一家人更可享受家庭樂,與女兒一起參加烹飪班、到博物館參觀、一起做運動等,親子關係比以前好,女兒也比以往開心,讀書溫習更用心,表示喜歡現時的「半日制」上課模式。

家長建議上午集中學習 下午推課外活動
對Eva而言,雖然平日忙於工作,但有家傭協助照顧女兒的日常起居,可帶Valerie外出參加不同活動及補習班,在她放工回家後,女兒已完成當天功課,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因此不但女兒,她本人亦偏好女兒上半日課。她亦明白,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家傭或長輩幫忙照顧子女,雙職家庭的確有需要讓子女上全日課;亦有家長擔心少了半日課,學生的學習進度可能會減慢,缺乏課外活動亦會影響學生的社交能力,因此她希望待日後疫情平穩下來,當局可討論重新推出小學半日制,毋須一刀切只有「半日制」或「全日制」,「全日制」亦可作出微調,學術課堂全在上午完成,下午時間留作課外活動及全人發展,這樣能讓家長按家庭環境及需要,自選「半日制」或「全日制」課堂或學校,配合不同家長及學生需要,對學生有更大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