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互動學堂|物理原理加技巧 造就特色魔術【610期】

更新時間:17:46 2022-02-08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2-02-10 HKT

過去兩篇文章,筆者先後談過一些牽涉手法技巧、道具和數學的簡單魔術,今期終於談到有關科學的魔術。涉及科學的魔術中,不少與特製道具有關,是次首先介紹的是魔法環(又稱明日環)。

魔法環構造簡單
魔法環的構造非常簡單,亦沒有甚麼特別之處,只是普通的一個鐵環和一條頸鏈。表演者需要將在空中墜落的鐵環纏繞在頸鏈上,不讓它墮下地面。由於一般表演者不明其原理,最終鐵環會穿過頸鏈而墮地,魔術師則懂得以特別的手法,令鐵環纏結在頸鏈上。

魔法環牽涉的物理原理頗多,包括位能和能量守恆、自由落體、旋轉動量(或角動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旋轉動量,魔術師需運用一點技巧,令鐵環在墜落時先碰到中指,受到力的作用,鐵環一邊的運動狀態會由運動變為靜止,但另一邊卻因慣性繼續下墮,令鐵環兩邊上下不一,重心偏離便會開始旋轉。這時摩擦力登場,鐵環與頸鏈之間的摩擦,令前者在墜下的過程中翻了兩圈,並纏繞到頸鏈上。原理雖簡單,但表演者要多練習才可萬無一失。

同學學習原理及技巧後,試做「牛頓之惡夢」。
同學學習原理及技巧後,試做「牛頓之惡夢」。

 

另一個牽涉科學的魔術,筆者稱之為「牛頓之惡夢」,是利用物理中的電磁學原理,使用感應電磁力,呈現一個看似違反地心吸力的怪異情境。此魔術所用的道具也算簡單, 但表演者需要利用掩眼法,才能迷惑觀眾。

利用光學效果變走啤牌
至於筆者稱為「魔幻黑洞」的魔術,表演者利用光學效果,令手中的啤牌消失於觀眾眼前,當中涉及的物理原理是光學中的偏振原理。光波本是一種電磁波,其振動只限於某一固定方向,只要利用偏光片過濾便可達至減光作用,若再將兩片偏光片交錯重疊,就能把光完全遮擋,令觀眾無法看到偏光片下的啤牌。惟要成功表演此項魔術,同樣要求表演者能出色地運用掩眼法。其實,純熟遮掩破綻的技巧和誘導觀眾的能力,正是成功的魔術師所必備的。

同學試演「魔幻黑洞」。
同學試演「魔幻黑洞」。


最近數期文章只簡略分享了一些與魔術有關的科學和數學知識,盼讀者有興趣繼續研究,筆者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文、圖:科學世界學術總監謝志庭

延伸閱讀
STEM互動學堂|魔術×數學 課堂添歡樂氣氛【608期】

STEM互動學堂|魔術融合STEM 善用道具與手法【606期】

STEM互動學堂| 中國發展新能源 氫能成重點【6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