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有望全面回穩 拆息勢再回落 李聲揚:各數據均利好樓市
發佈時間:06:00 2025-11-02 HKT
10月31號除了是萬聖節(嚴格來說是「萬聖夜」)外,同時政府及其他機構都公佈了不少數據。最近香港樓市已見穩步回升,而剛公佈的各種經濟數據,都似乎能支持樓價。
首先是二手樓價,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按周上升,扭轉之前跌勢。當然悲觀者認為仍在低位反覆,但樂觀者可以認為已經見底。絕大多數住宅的估值(包括筆者居所),已由低位反彈不少,這應該是事實。
年底負資產料3萬宗以下
很自然地,負資產宗數也在下跌。去年負資產宗數上升,一度引起恐慌。其實樓價下跌人人皆知,負資產也是必然發生,特別是銀行員工,採用員工優惠的超高成數按揭,樓價稍跌就會成為負資產。問題是,負資產絕不等於銀行就會「call loan」收樓,筆者不知為何坊間有此誤解。
無論如何,最新的負資產宗數,已經跌至31000宗左右,較上一季大跌17%,是五個季度新低。原因?當然是樓價已經低位反彈。一般相信,年尾的負資產宗數,有機會回落至3萬宗左右,甚至是3萬宗以下。
相關文章:負資產回落至3.1萬宗 按季跌17% 分析:樓價回升帶動估值上揚
與此同時,9月份新批出的按揭貸款額按月也增加9.4%,當中主要來自一手市場。值得留意的是,若以宗數計算,貸款個案其實按月下跌。但總額上升,固然因為樓價上升,也因為細價樓的佔比降低。
相關文章:9月份新批出住宅按揭貸款314億元 按月增9.4%
經濟增長比市場預期好
不錯,本地就業市場仍然疲弱。但其他經濟數據,卻是相當不錯。例如第三季的GDP,初值估計是按年升3.8%,較第二季的3.1%加速,亦比市場預期的3%增長為好。3.8%的增長,甚麼衰退?特別留意的是,私人消費開支上升2.1%,也較第二季的升幅加速。當然,此項目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其實不及政府開支和出口。
說到消費,大家當然最關心零售銷售數據。9月的本港零售銷售,按年升6%,已經是連升五個月,而升幅更是近兩年最大,也遠超於市場預期的2.6%。當然,有人會提到是因為去年同期是低基數,但由低基數起錄得強勁增長,不就是「見底反彈」嗎?
10月零售數字值得期待
有趣的是,9月數字反彈,的確有不少明顯因素。首先當然是市場有新手機開售,懷疑論者認為影響只是一次性,但筆者相信至少能維持幾個月,皆因筆者都尚未換機。另一因素,是因為香港下調烈酒稅。此外,金價跳升,也帶動了珠寶零售。相信這些因素,有望繼續。
留意剛公佈的是9月數據,10月的數字更加萬眾期待。若10月數字仍然亮麗,則可以相信零售市場已全面回穩。香港零售管理協會的調查顯示,有七成會員預期10月的生意持平或有單位至中雙位數增長,皆因遊客數字不錯。
資金外流似乎並非事實
最後,金管局也公佈了銀行體系數字。港元存款升1.4%,外幣存款升1.3%。以首三季來看,存款總額升10%,而港元存款升4%。之前不少人認為資金外流,似乎並非事實。
特別留意,美國聯儲局剛剛又減息。香港也有「跟」,但並沒有「跟足」。聯儲局減息0.25厘,香港銀行的最優惠利率和活期存款利率只減0.125厘。有些人覺得奇怪,甚至又認為「聯繫匯率失靈」。不過誰說這兩個息口會同步?美國加了近5厘息,香港也沒有跟足。所以為何美國減息時,香港會跟足?
現實是現在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已減到近零,所以即使美國再減息,香港銀行再減最優惠利率(和存款利率)的機會極細。不過,關鍵是拆息很有機會再回落。無論如何,這也會是利好樓市的因素。同時間,租金仍在升。很多人關心的「供平過租」,只會越來越普遍。
Patreon作者 李聲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