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點老闆大呻無錢賺!日搬100件貨「白做」 4大行業困境嚇窒網民:以為好好賺

更新時間:16:25 2025-11-24 HKT
發佈時間:16:25 2025-11-24 HKT

近年網購盛行,不少人為節省運費而選擇使用自取點服務,令相關店舖愈開愈多。然而,近日有自取點老闆在網上發文,指因貨量未達理想,決定於租約期滿後結業,並大嘆經營自提點4大困境,「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該帖文引來網民熱議,不少網民慨嘆「做自取點其實即係做倉務」。

自提點預告結業 老闆大呻行業困境

一名自提點老闆近日在社交平台 Threads 上分享其經營網購自取點的困難,並貼出店舖的結業通知。由事主上載的店內照片可見,貨架上堆滿了等待領取的包裹,看似生意不俗,惟其張貼的結業通知中卻寫道:「基於貨量難達理想(要比依家多三倍)」,預計在2026年2月租約期滿後結束營業,並坦言「本人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事主在帖文中進一步解釋,他計算過,「一天至少要有三百件,這店才算賺錢」,但現時「平均只有一百件一天左右」,經營狀況與理想相距甚遠。他形容這門生意有4大問題:「單價不高,貨量不足,佔時極長,還是體力勞動」,認為「其實是沒理由開下去的」。他直言繼續經營只是「很浪費時間。很累」,故決定「趕緊關了為宜」。

網民熱議:做唔掂係正常

帖文引起網民熱烈討論,有網民指出自取點行業競爭激烈,利潤微薄,「表面睇仲以為好好賺」、「好似得$2.5-$3一件」。亦有網民認為,隨著網購平台提供更多送貨上門服務以及24小時運作的自提櫃,自取點的優勢已大不如前,「做唔掂係正常,我加多少少就送上門,洗乜去舖頭排隊/自己慢慢搵」、「最近好似多咗自提點唔做,我平時拎開果間都結業」。更有留言指出,不少自取點的營業時間未能配合上班族,「返工前佢又未開門,放工返嚟又閂門」。

部份網民則形容,自提點本身的業務性質,與做「倉務」類同,「任何人都可以開到店同做到,所以一定係出好低價」,並認為做自提點需要的體力勞動太大,「做義工苦力,仲可能會傷腰,早執早著」。

 

圖片來源: Threads

 

同場加映:九龍城中菜館五旬老闆剖白餐飲辛酸史 早出晚歸背負伙記生計:得一個字「捱」 食客支持:祝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