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行AI紓緩塞車|公民社會
發佈時間:14:00 2025-07-23 HKT

有關香港交通的3個數據
#每日交通工具乘客超過1200萬人次 #平均每公里道路上,約有373部持牌車輛 #本港共有10條政府收費隧道

觀塘樞紐測試智慧交通管理
香港作為高密度城市,人多車多,交通壓力與城市發展需求同樣龐大。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智慧出行」與「智慧城市」,致力以科技協助改善城市環境,便利市民。
以警務處聯同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研發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統」(STMS)為例,該系統通過人工智能(AI)技術與全天候數據收集,協助紓緩交通擠塞問題。系統早前在觀塘進行測試,在商貿區的9條主要街道,安裝11組閉路電視鏡頭。觀塘商貿區是東九龍交通樞紐,繁忙時間高達逾9000架次的車輛流量,塞車問題十分嚴重。

「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可以24小時進行實時偵測,收集車流路況數據,監測交通事故、違例停車情況。AI分析這些數據,識別交通瓶頸、預測塞車時段,並生成疏導方案。例如某路段車流激增,系統可自動調整交通燈時序,優先放行主要車流,減少等待時間,或提示需要調動警力到場協助。警務處表示,通過科學方式研究出最佳的交通策略調配方案,不但能有效紓緩塞車,更可減低警力的投入,由高峰期需投入50人,縮減9成半降至6人。長遠更可以由AI監察,只須在系統通知有情況發生時才派員到場處理。
相關新聞:觀塘「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擬下半年推行 警方科大等合作研發 全天候收集數據疏導擠塞
隧道自動收費三隧分流
此外,已經實施的過海隧道分段收費,在繁忙時間私家車使用紅隧和東隧收費上調至40元,西隧維持60元,藉此分散在繁忙時段的交通需求,改善過海隧道的擠塞情況。
配合自動調節不同時段收費,政府推出「易通行」不停車繳費系統,「易通行」收費點會偵測經過車輛的資料,以及通過收費點的時間記錄,從而收取相應的隧道費。這樣既能減省人手收費亭和車輛排隊繳費時間,同時進一步落實「智慧出行」理念。本港現時有10條政府收費隧道,以及青沙公路已使用「易通行」;大欖隧道亦於5月31日起使用「易通行」。

相關新聞:分流逾1年 三隧車流分布更平均
智慧出行的理念,還可以通過更多形式落實。例如優化交通燈時序與路線建議,減少行車時間與油耗,實現高效、綠色出行;善用系統協助巴士公司優化班次與路線,提升服務效率,鼓勵市民減少使用私家車。數據還能用於環境監測,例如分析車輛排放與空氣質量的關係,為環境政策提供依據。

相關文章:京、滬、深、海口 4城低碳出行|公民視野
私隱與資訊保安挑戰
儘管智慧出行帶來顯著的效益,但與其他AI應用一樣,其推行過程也面臨私隱和資訊保安挑戰。例如「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收集的數據,可能會記錄車牌、駕駛者行為甚至行人活動,引發市民對私隱的擔憂。AI系統涉及大量數據,包括實時交通資訊和歷史數據,若系統遭到黑客攻擊或洩露資料,可能導致交通管理系統癱瘓,甚至影響公共安全。
警方強調數據主要用於交通管理,只會搜集公眾地方資料;同時已委託獨立顧問公司,就公眾地方安裝閉路電視進行私隱影響評估,以及為有關系統進行保安風險評估及審計,旨在確保支援系統的基礎設施、硬件和軟件,以及數據傳輸方案的安全。

智慧出行 Smart Mobility
指利用先進科技優化交通系統,提升移動效率、安全性及可持續性,例如智能導航、實時交通管理、共享出行模式等,旨在減少塞車、降低排放並提升出行體驗。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是一個更廣泛的框架,通過科技整合城市管理、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提升居民生活質素並促進可持續發展。智慧城市涵蓋多個領域,除了交通,更涵蓋能源、環境監測及公共安全等,善用數據驅動決策與跨部門協作。

相關新聞:香港科技園委任黃秉修為新任行政總裁 逾30年高層管理經驗
文:本報記者 圖:星島圖片庫
相關資料:
相關新聞:
智慧城市
何永賢總結葡萄牙及西班牙訪問行程 冀為三地業界和企業拓展機遇
懲教署科技園合作推進「智慧監獄」 設立「懲境」實驗室 舉辦活動增創科互動交流
三維數碼地圖使用量逾2.2億次 港九離島區地圖正更新 料明年第二季完成
智慧燈柱︱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分階段裝約800支 主要收集氣象數據、交通流量
智慧城市聯盟隆重呈獻「學與教博覽2025」 600個展位及270項多元化節目展示創新教學方案與科技應用趨勢
智慧出行
KellyChu - 婦女能頂半邊天 開心出行靠Jeny 楊美珍成港鐵首位女掌舵人 | Executive日記
港鐵憑智慧客流系統獲UITP大獎 與國際業界分享「推動城市前行」實踐經驗
隧道收費/易通行
中九龍幹線︱田北辰引消息:中九龍繞道私家車擬收10元 香港仔隧道收費加至8元
中九龍幹線年底啟用 路政署:已預留設備配合「易通行」收費 將引入統一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