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I有效對話 4個提示詞Prompt實用技巧|星島教室

更新時間:17:30 2025-05-29 HKT
發佈時間:17:30 2025-05-29 HKT

AI提示詞技巧|當提起人工智能(AI),你腦海中首先浮現的詞彙是甚麼?對筆者而言便是「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舉個例子,若老師要求你使用AI生成一張圖片,題目為︰「一隻狗在沙灘上玩耍」,你會發現每位同學生成的圖像各不相同 —— 有的僅呈現狗與沙灘的簡單場景,有的則畫面豐富、細節飽滿。這是否意味着指令越詳細,生成結果就越符合預期呢?本文將透過實例剖析,教你如何與人工智能「有效對話」,使其成為你的學習良伴。

AI提示詞技巧|何謂「提示工程」?

「提示工程」指的是設計和優化給AI的指令,讓AI能夠產生更好的回應。人工智能就像一個聽話的助手,但它只能按照你的問題來回答。若問題不夠精準,它可能生成錯誤答案;若問題清晰明確,它就可迅速且準確地回覆。

打個比方︰向人工智能下指令,就像在餐廳點餐。若你跟餐廳店員說:「我要好吃的米線。」店員可能會問:「要哪種湯底?加甚麼配料?辣度如何?」這樣的對話需要來回溝通,才能夠確保食物符合客人口味。

然而,如果你一開始就明確地說:「我要雞肉加火腿,小辣,不加芽菜。」店員就可直接製作出符合你要求的米線。

同樣地,若我想創作一首詩,並直接在AI代理中輸入以下提示:「寫一首詩」。AI可能便會生成以下文字:

  • 我是一首詩,
  • 充滿着神秘,
  • 請你細細讀。

然而,這樣的詩缺乏內容和深意,並非我所期望的。原因正是提示不夠明確。

但若將提示修改為:「寫一首關於下春雨的詩,四行,並要求押韻」,AI可能會生成以下文字:

  • 春雨綿綿潤新芽,
  • 細滴輕敲窗前花。
  • 溪水潺潺流淌去,
  • 萬物復甦笑如霞。

這樣看起來是否更符合期待呢?這是因為清晰的提示明確告知AI你的需求。

既然提示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指令呢?

延伸閱讀:紅樓夢魂──曹雪芹|星島教室

AI提示詞技巧|指令設計小技巧

以下是幾個簡單的技巧,幫助AI更準確地理解你的需求︰

1. 提供詳細資訊

許多初次接觸生成式AI平台的用戶,常認為其操作與搜索引擎無異。這很可能是因為提示過於簡略,導致AI無法理解用戶的真正需求(甚至用戶本身也未必明確)。

如果同學正在進行一個有關萬里長城的專題研習,向AI輸入指令:「介紹萬里長城」,生成結果:「萬里長城,是一座非常長的城牆,長得讓人驚歎,幾乎看不到盡頭。」

此回答顯然不理想,因提示過於簡略,AI缺乏方向性。若將提示修訂為:「請介紹位於北京的長城,並說明其歷史背景與用途。」生成結果:「長城是中國古代為防禦外敵而興建的建築,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它全長超過2萬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除軍事用途外,現今長城亦成為熱門旅遊景點。」

延伸閱讀:為何機器會自己動起來?認識神奇動力裝置 了解機械運作原理|星島教室

2. 提供範例

我們有時希望AI按特定格式回答問題(如列清單、製作表格等)。若可提供範例,AI將更易理解需求。

案例:若希望AI列出水果名稱,可如此提示:

請列出3種水果,並按照以下格式回答:

  • 水果名稱:蘋果
  • 水果名稱:香蕉
  • 水果名稱:

AI的回答可能是:

  • 水果名稱:蘋果
  • 水果名稱:香蕉
  • 水果名稱:橙子

這樣的回答是不是更整齊、更便於閱讀?

3. 提供上下文理與背景資訊

向AI提問時,補充上下文與背景資訊,能讓回答更符合需求。

採用AI撰寫故事時,若僅輸入「幫我寫一個故事」,AI可能生成無關的內容。但若提供背景並細化問題︰「請寫一個關於小明的故事。他的狗走失了,他非常擔心,於是展開一場冒險。接下來會發生甚麼?」

AI可能回答:「小明穿過森林和農田,一邊呼喊着狗狗的名字,一邊詢問路人。數日後,他終於在鄰村找到狗狗,發現牠被一位好心的奶奶收養着。小明感激地道謝,牽着狗狗回家了。」

延伸閱讀:清聖祖康熙 千古一帝的風範|星島教室

4. 避免模糊或否定式指令

使用否定式表述(如「不要做甚麼」)可能讓AI混淆,建議直接說明「要做甚麼」。

設計專題研習問卷時,若輸入:「不要複雜的問題,幫我設計問卷。」此提示可能讓AI困惑,甚至仍須確認需求。若改為:「幫我設計一份關於大學生消費習慣的簡單問卷,包含5個問題。」AI的回答可能就是:「1. 你每月的生活費大約是多少?2. 你通常在哪些平台上購物?3. 你平均每月購物的次數是多少?4. 你最常購買的商品類型是甚麼?5. 你通常如何支付購物費用?」

AI提示詞技巧|AI非全知 守護思考力

AI雖具驚人潛力,卻非無懈可擊。使用者須具備辨別真偽的慧眼、道德運用的準繩及個人能力的基石。有時候,AI的回答可能看似合理,卻與事實不符,例如將「珠穆朗瑪峰」誤判為「阿空加瓜山」,使用者須交叉驗證資訊可靠性,警惕虛假新聞或學術造假。

其次,AI可能生成侵犯隱私或違反法律的內容,如未經授權的圖像或誹謗性文字,使用者應尊重他人權益。最後,AI可協助學習,但無法取代思考與創造,使用者須保持好奇心,透過AI發現問題後自主探索答案,並反思其局限性。

總括而言,AI是強大的學習夥伴,但真正的智慧是來自人類的判斷力,惟有將AI與個人能力結合,才可最大化其價值。

AI提示詞技巧|小思考,大智慧

  1. 如何提高AI回應的質量?
  2. 當AI提供的答案與你的認知不一致時,你應該怎麼處理?

AI提示詞技巧|參考答案

  1. 提供詳細背景和具體指令,讓AI理解你的需求,從而生成更準確和符合預期的回應。
  2. 查閱其他來源以核實資料的準確性;亦要保持批判思考,不要以AI作為訊息的唯一來源。

本欄逢周四刊登,由教育評議會邀請資深中小學老師、校長及大學講師撰稿,旨在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STEAM學習材料,引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將學習融入生活,培養學生的世界觀、敏銳的觸覺、積極學習的態度。

文:九龍真光中學電腦科主任鍾禮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