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肇慶人文 廣府文化的源頭

更新時間:14:00 2025-04-24 HKT
發佈時間:14:00 2025-04-24 HKT

廣府文化,是以廣州為核心,涵蓋珠江大灣區的文化類型。然而大家不熟悉的是,肇慶其實還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尤其肇慶西部的西江地區,更是中原和嶺南的重要節點,是陸地和海洋兩大社會經濟圈互動發展的重要通道。文化的激蕩與交融,讓肇慶成為廣府文化主要的發源地,並在歷史上多次成為嶺南的政治中心和軍事重鎮。

亞洲第一巨石──大斑石
亞洲第一巨石──大斑石

封開古人類

肇慶的封開縣地處西江流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適宜植物生長和動物繁殖。同時縣屬的漁澇、河兒口、蓮都三鎮,有很多古灰岩石溶洞,特別適合古人類棲息居住。1989年,在這個區域的垌中岩洞內發現的人類牙化石,測定年代距今已14.8萬年之久。此後這個地區陸續發現了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各個洞穴遺址、台地遺址,填補了廣東地區距今2萬至10萬年間史前文化的空白,堪稱嶺南古人類的發祥地。

封開古人類活動遺址
封開古人類活動遺址
封開龍山景區
封開龍山景區
封開蓮都十里畫廊景區
封開蓮都十里畫廊景區

七星岩

七星岩,早在晉代就有文字記載,在唐朝時期,因其主體由七座石灰岩山峰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而得今名。原本這片區域和肇慶城區一樣,是一個淺水海灣,約一億年前沉積岩被擠壓成山,再加上風蝕水浸,形成了今日的峰林地貌。唐宋以來,七星岩成為文人墨客遊覽題詠的勝地,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此外,這裏還與道教緊密相連、流傳着眾多的傳說,讓七星岩得到了「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

七星岩(圖片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七星岩(圖片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七星岩──石洞古廟
七星岩──石洞古廟

鼎湖山

鼎湖山是中國第一座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它由10多座山峰組成山群。鼎湖山的得名眾說紛紜,有說是因山頂有湖,四時不涸,故名頂湖;有說是因中峰圓秀,山麓諸峰三歧,遠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鼎湖山自唐代以來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後經明代高僧棲壑和尚重建山門,改稱慶雲寺後,成為了嶺南四大名刹之首。再加上風景優美,植物、昆蟲種類豐富,成為中國第一批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肇慶鼎湖山
肇慶鼎湖山
肇慶鼎湖山
肇慶鼎湖山
三面環山形狀像一個鼎的鼎湖全景圖
三面環山形狀像一個鼎的鼎湖全景圖

悅城龍母祖廟

龍母是珠江流域重要的信仰,人們將龍母奉為祖先神、保護神、生育神加以祭拜。相傳秦始皇強召龍母覲見,導致龍母途中病故,龍子移墳到悅城後,農人建廟祭祀,發現祈禱非常靈驗,於是由肇慶的悅城(今德慶縣悅城鎮)開始,廟宇遍及嶺南。兩千餘年來,歷代統治者的不斷敕封和推崇,讓龍母信仰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成為珠江流域重要的神祇。而龍母祖廟也成為與陳家祠堂、佛山祖廟並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

悅城龍母祖廟
悅城龍母祖廟
龍母祖廟香火鼎盛,時常有信徒前來燒香祈求福運。
龍母祖廟香火鼎盛,時常有信徒前來燒香祈求福運。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

其他資料:龍山景區十里畫廊景區七星岩鼎湖山、維基百科

相關文章:

肇慶

穿越大灣區|肇慶水系 水運節點經濟文化樞紐

穿越大灣區|肇慶初識 嶺表南來第一州

五邑

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僑 辭鄉萬里心繫家國

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金山夢之三

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金山夢之二

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金山夢之一

穿越大灣區|五邑華工 辭鄉萬里之啟航

穿越大灣區|五邑 海上文化貿易交通蓬勃

穿越大灣區|五邑再識 人文地利造就海上絲路要衝

穿越大灣區|五邑初識 江門5地級市 珠三角西岸

深圳

穿越大灣區|深圳 史前已有人類居住的城市

穿越大灣區|深圳 古村新貌 中國幾十年經濟騰飛的縮影

穿越大灣區|深圳 風景優美得天獨厚 自然山水和海島

嶺南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十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九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八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七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六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五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四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三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二

穿越大灣區|南粵先賢 念茲在茲盛德懿範 之一

穿越大灣區|嶺南 移民壯大終由他鄉變吾鄉

穿越大灣區|嶺南地區 廣東古人類遺跡 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

廣州

穿越大灣區|廣州 近代革命策源地 現代文明重要搖籃

穿越大灣區|廣州手工業 國際搶手的東方產品

穿越大灣區|廣州 嶺南地區首府樞紐 文化交融的沃土

穿越大灣區|廣州點解叫「五羊城」? 一千年前係點樣?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 魚米之鄉 食材豐富名菜多

穿越大灣區|東莞 踴躍英雄人傑 見證戰亂歷史

穿越大灣區|東莞 由傅統手工業、大型曬鹽場 進化為電子中心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穿越大灣區|東莞 嶺南文化風情 明清古建築祠堂林立

珠海

穿越大灣區|珠海 十字洋開 崛起之路

澳門

穿越大灣區|澳門開埠 加速東西方文明融合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三水匯聚 眾山圍繞 善用自然優勢地利發展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穿越大灣區|佛山 中國四大名鎮 文教繁榮興盛 武術武風盛行

穿越大灣區|認識佛山飲食文化 特色小吃糖水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令人垂涎欲滴的風俗美食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大宋皇朝 最後的庇護之地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中山

穿越大灣區|中山 享地理優勢 商業貿易崛起 攪動歷史風雲

穿越大灣區|中山點解舊名「香山」?有咩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