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動畫《哪吒》爆紅 現代包裝中國傳統文化|公民社會
發佈時間:14:00 2025-03-29 HKT

事件
- 動畫《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破紀錄,榮登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榜首。
人物/ 持份者
- 《哪吒》系列導演餃子
- 動畫主角哪吒
- 全球電影業
時間
- 2025年新春電影檔期
地點
- 中國
背景認知
電影紀錄破不停
最近有一齣動畫,挾破百億票房之名,由中國席捲香港,它就是《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哪吒2》是一部中國奇幻喜劇動畫電影,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續集,由餃子執導兼編劇。以明朝小說《封神演義》為基礎,主角以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哪吒為原型,講述了哪吒及敖丙經歷「天劫」之後,歷經重重困難並與敵對勢力相抗爭的故事。

電影於今年大年初一1月29日上映以來,創下一個又一個票房奇蹟。僅僅過了21天,就迅速超越《玩轉腦朋友2》,榮登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榜首。截至3月8日,有網絡平台數據顯示,電影《哪吒2》全球票房已超過147億元人民幣,居全球電影票房榜第7名。

爆紅因有共鳴
《哪吒2》無論在主題、精神上,還是美學、特技上,都跟觀眾的口味相對應。電影爆紅的主因有三:一是哪吒作為中國古代神話的標誌性形象,再度喚起人們對中國古代經典的嚮往與致敬,電影在保持傳統神話故事內核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元素和人性思考,使故事更加貼近當代觀眾的心理需求。
二是哪吒經歷家庭、師生、朋友等一系列複雜關係糾葛,逐漸長大,讓每個人跟隨影片再度走過自己人生。三是承接上集,同講一個主題:「我命由我不由天」。對抗命運、不願循規道距、叛逆,引起觀眾共鳴。
在宣傳方面,影片充分利用了短視頻平台、社交網絡等新媒體渠道,通過精準定位和創意行銷,成功吸引了大量觀眾關注。

持份者觀點



事件分析
打造中國傳統文化IP
中國神話是中華文明的精髓與寶藏,除了哪吒,孫悟空、二郎神楊戩、姜子牙、盤古、女媧,甚至中國熊貓等等中國傳統文化IP,一直以來都深受大家的喜愛,並且不斷被打造成影視作品的主角。哪吒出自《封神榜》及《西遊記》,都被多次改編。
除了源遠流長的神話傳說,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為創意行業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哪吒2》的配樂,正是活用了貴州的侗族大歌。深厚的文化內涵,正是為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注入了強大動力。

中國軟實力標杆
過去提起動畫,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名作迭出的美國和日本。自從電子遊戲《黑神話:悟空》在去年橫空出世,中國創意產業連續展現出不容小覷的影響力。隨着內地數碼技術的快速發展,科技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創作符合時代要求的作品提供了更多可能。
《哪吒2》在不借助國外支持的情況下取得空前成功,是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的縮影。導演餃子表示,《哪吒2》的畫面比第1集更精細,聯同了更多內地高手,製作特效鏡頭近2,000個。《哪吒2》的成功,為中國動漫產業樹立了新的標杆,有助海外讀者和觀眾接觸更多中國傳統作品。

啟示香港文創產業
《哪吒2》的成功為香港未來動漫及文創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啟示。動漫及文創產業是一個涉及多個領域的綜合性產業,香港應堅守文化傳統,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元素,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打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作品。以最近在日本上映引發當地熱潮的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為例,雖然與《哪吒2》取材中國神話有別,但其故事正是根源於本土,如何包裝自家特色,以現代及普世元素吸引全球觀眾,都值得深思。
同時,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香港也要積極引進內地及國際前沿技術,提升作品的製作水準和視覺效果,以實現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並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更大貢獻。

重點關鍵字
#哪吒 #軟實力 #文化輸出 #文創產業 #中國傳統文化 #電影票房
文:時光 圖:星島圖片庫
相關新聞:
國際影視展|一連4日會展舉行 首設「人工智能影坊」 邀《哪吒2》團隊分享AI製作經驗
KellyChu - 特首入戲院撐哪吒「鬧港」 讚不屈精神勉踏出自己路 | Executive日記
《哪吒2》|超越《星戰大戰:原力覺醒》衝上全球票房TO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