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少年 應對技術革命創變之道|教研並進
發佈時間:18:00 2025-11-11 HKT
歷史性的變革,如工業革命與數字革命,不止一次重塑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工業革命使經濟從農業向工業化過渡,這一變革要求人們具備機械化生產和提高運營效率的技能。而數字革命則突出了對資訊技術和數字通訊技能的需求。每場技術革命都對就業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在技術不斷進步與經濟持續變化的世界中,青少年的開拓與創新精神對於他們站穩未來世界尤為重要。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我們正處於一個技術持續進步的時代,其中傳統的職業角色正在被新角色所取代,而這些新角色需要全新技能。此外,市場對非常規分析和人際交流技能的需求急劇增加。這種動態環境需要青少年具備適應能力、創新思維和識別新機會的能力。這些正是開拓與創新精神的核心要素。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培育下一代時需要提升青少年上述的能力,以支持他們的個人發展及社會經濟的持續進步。
青少年開拓與創新精神定義

為了更有效地定義當今世代青少年所需的開拓與創新精神,筆者帶領香港教育大學研究團隊採用了混合方法研究設計,開發並驗證了「青少年開拓與創新精神量表」。這項研究基於一個關鍵的發現:大多數針對成年人設計的創業教育工具,未能考慮到青少年的獨特發展需求。
研究團隊通過廣泛的文獻回顧,發現教育心理學和創業教育領域的領先研究者們強調了在青少年中培養包括創新、主動性和道德思維在內的廣泛創業素質的必要性。基於堅實的理論框架,筆者的研究團隊確定了7個符合青少年開拓與創新精神的指標,包括:創新能力、機會識別、冒險精神、主動性、以願景為驅動的思維、道德思維,以及溝通與協作技能。這些屬性對於青少年全面發展創業能力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選擇、經歷與展望 ——香港學生在大灣區高校求學|教研並進
為了測試這些開拓與創新精神的適用性,我們在70間本地中學展開數據收集工作,這些數據為量表的可靠性提供實證支援,並揭示了本地青少年於開拓與創新精神的具體表現,為我們提供深刻的見解。以下是各項青少年開拓與創新精神指標的闡釋:
- 創新能力︰具有創新能力的青少年能運用創造性的思維並嘗試新解決方案,這對產生新想法至關重要。
- 機會識別:青少年學會發現社會需求並設想解決方案,培養前瞻性和解決問題的思維。
- 冒險精神:這種特質涉及適應不確定性和接受計算過的風險,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的韌性和勇氣。
- 主動性:具有主動性的青少年會預見問題並採取行動,對領導力和實現長期目標至關重要。
- 以願景為驅動的思維:具備此技能的青少年能預見未來趨勢並設定戰略目標,展現遠見和使命感。
- 道德思維:評估行動的社會和道德影響,促進負責任和可持續的決策。
- 溝通與協作:團隊合作不可或缺的技能,包括同理心、積極傾聽和有效解決衝突,對創業和生活成功都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感覺良好但思緒混亂?助年輕人於社交媒體中找自我|教研並進
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認為培養青少年以上的能力能使他們在個人職業成功發展,也裝備他們面對未來社會不可避免的變革。荷蘭發明家栢楊.斯拉特(Boyan Slat)在16歲時發現希臘水域的塑膠比魚還多,機會識別的能力啟發他利用創新思維,設計了一種利用海流收集海洋塑膠的系統。他建立了「海洋清潔計畫」,並以其獨特的被動清理技術,成功吸引了全球的支援。栢楊不僅展現了冒險精神和主動性,還通過溝通與協作將專案推向實踐,其願景驅動和道德思維亦強調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個項目不僅清除了大量海洋塑膠,還提高了全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他的例子表明,青少年通過開拓與創新精神不僅能解決現實問題,甚至還能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在這個變化是唯一恆常的世界中,青少年的適應性、創新和複雜系統理解能力至關重要。創業教育不僅關乎商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面向長期目標和戰略規劃的思維方式。這種面向未來的思維方式鼓勵青少年致力於他們的願景並做出明智的決策,是個人和職業成功的基石。通過為他們提供這些技能的準備,我們不僅確保他們個人的成功,還為未來的社會和經濟鋪平了道路。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何振聲
延伸閱讀:AI時代評分難題:教師應如何評估學生功課質量|教研並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