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君 - 風雨同路 采韻共譜|教評心思
發佈時間:12:30 2025-10-19 HKT

「品學共融」一直是學校持守的辦學理念。我們強調先品後學,希望學生在認真學習的同時,也能培養良好的品德。我們期望每一位風釆人,都能成為有視野、有責任感,並且德才兼備的未來棟樑,為香港及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學校一直通過全校主題活動、周會講座、各級有規劃的成長課程、服務學習、早會分享、早讀等多元化方式,幫助學生將正向價值內化,並應用在生活與學習當中。
上月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造成許多破壞,全港亦因此停課兩天。本校在教師及職工的積極防範下,校園幸未受到嚴重破壞。風暴過後,校園恢復平靜,卻仍留下了一些需要整理的地方。這一次,我們選擇以全校參與的方式來恢復校園——不僅校長、老師及職工們巡查及處理各項工作,更安排學生親身參與,讓他們通過身體力行,體會教職員在颱風前後為校園默默貢獻的辛勞!
復課後,各班同學在老師帶領下,主動清理自己的課室,整理書本,讓學習空間迅速恢復整潔。中五級同學更在下午周會後,前往校園各處協助工友清掃操場和小食部,並整理禮堂座椅和公共溫習空間。師生一邊幫忙,一邊互相鼓勵,展現了「風采一家」的互助精神。一位中五同學一邊手執掃帚,一邊對班主任說:「親自動手,讓我們體會到工友們的不辭勞苦。多虧他們,我們才能在10號風球翌日順利回校上課,真的很感謝他們!」另一位女同學也向身旁的校工表達感謝:「颱風過後,學校雖然沒有大礙,但四周卻一片狼藉。我們班負責打掃操場,天氣悶熱,不到10分鐘便汗流浹背。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校工們每天默默打掃,颱風後還要提前返校準備,只為了確保我們能夠順利上課,他們的付出,實在值得我們敬佩和感謝。」
我們深信,最好的教育是「從生活中學習、從實踐中領略」。學校的課程,不但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認識世界與歷史,更重視培養品格與陶冶情操。教育的意義不僅僅止於書本之中,更在於讓孩子學會珍惜環境、承擔社會責任。
這次颱風過後的共同清理行動,正是本年度學校德育主題「同感.共鳴——同理心」的最佳實踐。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每一天的經歷都在塑造孩子的生命,每一刻皆是成長的契機。作為教師,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生活中引導他們發現生活的意義,學會看見別人的需要,也看見自己的價值。
文:梁惠君
作者為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校長、教育評議會執委。
延伸閱讀:
林志煒 - 未來教育|教評心思
陳月平 - 奮力前行 不負期許|教評心思
翁港成 - 沒有球星的球賽|教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