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永燊 - 考察交流的關鍵角色|津中樂道

更新時間:17:09 2025-10-06 HKT
發佈時間:17:09 2025-10-06 HKT

兩年前,習近平主席給培僑中學的學生們回信提及「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啟發筆者於去年撰文分享內地考察交流對學生認識國家發展及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葉偉儀 - 持續優化 考察安心|津中樂道

筆者認為教育局投放了不少資源提供考察交流機會予學生,亦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特設「學生內地考察學習成果分享專頁」展示學生在交流團的所見所聞、親身體驗與得着。然而,交流考察的效益是否得以彰顯,隨團教師扮演着關鍵的角色。

考察交流是一種全方位學習,讓學生在真實情境達至在課堂學習較難達到的學習目標。若要達標,筆者認為隨團教師必須成為啟發學生的共建者,不論是學習任務的設計、考察期間的講解、帶領學生觀察的引導,以至深化學生學習的討論及分享,相信具備師資培訓及教學經驗的教師力能勝任。

考察交流是一種群體學習活動,隨隊教師越能維持常規,學生越能有序學習。而且跑出課室的境外學習存在很多變數,以筆者學校為例,也曾遇到天氣突變、酒店設施失靈、行程需要臨時更改等突發事宜,隨團教師不但需與領隊商討應變方案,更肩負於行程中照顧團隊的責任,必須盡力確保學生安全。

延伸閱讀:羅頴忠 - 環境營造|津中樂道

當上述兩個條件被滿足,學生便能體驗高效及高質的學習。筆者去年曾帶領學生赴江西考察交流,與老師們花了相當時間設計行程及引領學生投入其中;學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于都「長征大劇院」觀賞大型音樂劇《長征第一渡》。該劇的演員、音樂、動作及舞台效果等均十分出色,學生不僅認識歷史,更貫通及深化了情感。書本上描述的戰爭可能較重於分析因由及影響,惟通過踏足當地的博物館,以及文藝活動獨特的感染力,學生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及有血有肉的保家衛國事蹟,真正聯繫到愛國先烈的情感。

聽着學生真摯的分享,一切準備工夫辛苦也是非常值得。

文:鄺永燊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校長及津中議會副主席。

延伸閱讀:黃敬珊 - 一個情境 多元學習 | 津中樂道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