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延琼 - Generation Z和Alpha丨「苗想teen開
發佈時間:16:30 2025-09-20 HKT

Generation Z和Generation Alpha(阿爾法世代)雖然被視為史上最「科技原生」的一代,但他們也面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潛在問題。
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教授也提出,孩子生活在數碼時代,將會是人類歷史前所未有的情況;他還比喻他們不是活在地球上,而是在火星上。在他的新書《焦慮的一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中,提出「玩耍」對孩子至關重要,而智慧型手機正在干擾這件事。據教授觀察,玩耍其實是孩子發展為有責任感、懂社交、了解世界運作方式的關鍵。孩子們通過一起玩耍,有機會探索生活中的風險、練習對話、學會做決定,這些都是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而智慧型手機正在悄悄剝奪他們這些經驗的機會。問題或許還是剛剛開始,潛在風險包括:
1.科技成癮與注意力危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耐心降低,對現實互動能力退化,對非螢幕世界失去興趣。
2.表達與社交能力退化:正如那位教育工作者看到,孩子的口語表達與邏輯組織力不足。我們思考需要文學邏輯,但不看書寫作、不跟人互動,孩子的表達能力、共情、同理、非語言理解能力也嚴重缺乏,影響未來人際與職場互動。
延伸閱讀:苗延琼 - 未來甚麼才是教育核心?|苗想teen開
3.主動性與問題解決力偏弱:因為所有事物都被策劃安排,甚麼都有Google、AI解決,太易得到答案,孩子對學習和解決問題就缺乏動機與韌性(Grit),推而廣之,日後他們對環境改變的適應性較弱,這樣子,他們就難以應對多變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帶來的種種挑戰。
4.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問題:從小被電子奶嘴、螢幕餵養的孩子,容易出現焦慮、自我懷疑、孤獨感增加。Haidt教授也指出,青少年憂鬱、焦慮症狀上升的趨勢已經在多國數據上出現。
5.人文素養與價值感模糊:當孩子太過着重科技,往往對「人生意義」、「自我價值」、「與他人關係」的理解顯得薄弱,當技術無法解釋人為甚麼而活或者其他問題時,就容易迷失方向,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文:苗延琼
作者為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育有兩子。
延伸閱讀:苗延琼 - 為甚麼還要閱讀——寫給正在滑手機的你|苗想teen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