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禧 - 香港職業教育何日優|卓言絮語

更新時間:12:30 2025-09-20 HKT
發佈時間:12:30 2025-09-20 HKT

在星期三《施政報告》發表前夕,特首專門以人工智能合成了一段短片,由「他」親自介紹由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師生團隊為宣讀報告而專門設計和製作的領帶和領巾。這個行動除了為星期三預熱之外,至少還帶出了兩個信息:政府對應用人工智能及對職業教育的重視。

延伸閱讀:陳卓禧 - 推動升學選擇風向改變丨卓言絮語

本屆政府重視職業教育,連續多年在《施政報告》中提及,並有措施推動,在持續努力下取得了相當進展。不過,離目標似乎仍有不短的距離。一個月前,由大學、政策研究中心和社團等5個組織,聯合發表了中學生對職業專才教育的看法的最新研究結果,發現中學生對此認知中等而理解有限,並且認為社會對職專教育的印象負面。

較早前,一些專門推廣職專教育的機構也有同樣分析。他們認為公眾對職專教育的印象,一般的聯想是學習失敗、藍領等;而家長傾向讓子女選擇傳統升學途徑,中學老師則由於對各行各業理解不足,難以指引學生多元升學和就業。

年輕人和學生方面,筆者在兩個月前曾在本欄提及,按青協最近兩三年的調查顯示,他們已「春江水暖鴨先知」,把興趣、個人能力和就業前景作為升學選擇的首三項考慮因素,其實已具備選擇職專教育的基因,只是身邊成年人,包括家長和師長對社會轉變的觸覺不及他們靈敏,不能給予恰當的指引,這種認知距離和期望代差,更造成文憑試考生的壓力。

延伸閱讀:陳卓禧 - 學生宿舍 豈止牀位咁簡單丨卓言絮語

對各行業及職專教育理解不足,也出現在有關鍵影響力和做決定的群體中:目前大多數人是傳統教育制度的優勝者;中學以至高校的校長,也需要跳出校本考慮樊籠,加強生本及全局的觀念。

以上分析並不新鮮,需要加強針對性的、由頂層設計開始,以全局協調統籌和系統思維,在制度、結構、資源分配等政策領域創新和突破,久久為功,職業教育自有出頭之日。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陳卓禧

作者為港專學院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20年。

延伸閱讀:陳卓禧 - 漫話熊貓經濟與熊貓經濟學丨卓言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