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淑芬 - 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合適的學校|教評心思
發佈時間:19:15 2025-09-08 HKT

作為一位小學校長,我深深明白,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是每位家長在孩子教育路上重要的決定之一。許多家長都希望為孩子找到「最好」的學校,但我要說的是: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合適的學校。家長在選校時,可根據孩子的需要和學校的特性做出全面考量,而非單純追求名校或排名。
延伸閱讀:陳玉燕 - 6年之約|教評心思
有一次,我在教育局統一派位中心見到一位家長因孩子未能進入理想學校而責罵孩子,讓孩子無助自責。其實,選校的結果主要取決於家長的選擇和分數,與孩子無關。這反映了家長選校時忽略了孩子的需求與感受,這正是我們應避免的。家長如何選擇合適的學校?
1.了解孩子的特性與需求:每個孩子的性格、興趣、能力和學習方式都不同,有些外向活潑的孩子適合活動豐富、注重全人發展的學校,而內向沉穩的孩子可能需要安靜、以學術為主的環境。家長應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這是選校的關鍵第一步。
2.深入了解學校特色:每間學校都有不同的辦學理念與課程重點,例如語文能力、科學創新、藝術或體育發展等。家長應花時間研究學校的特色,選擇與孩子需求相符的學校。
3.考慮實際因素:除了學校特色,實際條件如地理位置、通勤方便性也需考量,這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品質和家庭的便利性。
4.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是學校的主要使用者,他們的感受非常重要。家長可以帶孩子參觀學校,觀察他們的反應,並討論他們的想法,讓孩子參與選校決策。
5.避免盲從排名與跟風選校:許多家長認為名校或熱門學校就是最好的選擇,但排名並不能保證學校是否真正適合孩子。家長應着眼於學校是否能滿足孩子的需求,而非追隨潮流。
延伸閱讀:陳許華 - 車廠旁的童話|教評心思
孩子的成長是一段獨特的旅程,適合的學校應是能激發潛能、培養自信的地方,讓孩子感到被支持、被尊重並樂於學習。即使選擇了理想學校,家長的陪伴與支持仍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力量。學校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真正影響孩子未來的,是來自家長的用心與關愛。
文:尹淑芬
作者為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校長、教育評議會執委。
延伸閱讀:陳月平 - 筆尖下的親子遊|教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