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生 - 拆解升學規劃盲點 布局多元發展路徑|學友智庫

更新時間:18:00 2025-09-04 HKT
發佈時間:18:00 2025-09-04 HKT

中學文憑試(DSE)放榜後,學生忙於調整大學聯招(JUPAS)志願,學友社的放榜服務熱線也迎來大量學生和家長的求助。從這些求助個案中,我發現3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師生與家長在新學年一起積極應對:

1.家長認知存在落差,加劇放榜後的迷茫:當成績「不似預期」時,不少家長比學生更顯焦慮。背後的原因是,家長對副學位、非本地升學等聯招以外的途徑缺乏了解。近年家長求助個案的比例持續攀升,正好反映此痛點的存在。建議學校與社福機構應多舉辦「家長專題講座」,用具體案例解讀多元出路的安排,如基礎文憑課程、副學位升學銜接、非本地升學等,讓家長從焦慮者變為學生規劃的助力者。

延伸閱讀:吳家豪 - 一張紙的溫度——仁愛×同理心×STEAM|學友智庫

2.學生升學視野仍受限,緊盯分數錯失備選方案:學校雖有組織豐富的升學講座和工作坊,但多數學生仍習慣將目光鎖定在DSE分數和聯招取錄安排,對副學士、高級文憑、非本地升學等內容仍一知半解,導致需要調整方向時手忙腳亂。建議通過多元出路講座和工作坊,讓學生從「被動等待」轉向「主動探索」,通過收集資訊,對比各渠道優勢和差異,如副學士、高級文憑在升學和就業領域的異同,從而做好多元規劃。

3.科系變化激增,「知己」易「知彼」難:近年院系招生變化明顯,部分院校由大類收生轉為具體科系收生,再譬如ESG、綠色金融等新興的課程湧現,學生對課程的核心內容和就業前景充滿迷茫。建議同學善用兩大資源,一是院校Info Day,直接向老師、學長詢問課程的差異,避免單憑名字選擇專業;二是官網尋蹤,通過院系的網站,查閱課程架構及畢業生去向,再對照自身的特質和能力,讓科系選擇更貼近實際。

延伸閱讀:高曉君 - 游於藝:淺談AI教學|學友智庫

新學年已啟動,中六同學宜提早做好多元規劃,家長、學校、機構應協助同學在多元路徑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曹春生

本欄由學友社學友智庫專家及嘉賓輪流撰文,交流學與教經驗;本文作者為SCPC國際職業策略規劃師、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

延伸閱讀:3招預防沉迷打機 改善親子溝通|學友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