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恩耀 - 藝術展覽與視藝教師|視藝師語
發佈時間:12:30 2025-08-26 HKT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HKSEA)舉辦的「教藝兩全:學生集體創作展」,多年來鼓勵師生創作,推動藝術交流,達至教學相長,成效斐然。基於對視藝教師持續創作理念的認同,自2019年起,我與一群志同道合的藝友組成了一個陶藝創作團隊。成員各自擁有專業背景,但都對陶藝充滿熱情、熱愛生命。我們在公餘致力研習藝術,並一直向大眾推廣本地陶藝。今年6月,我們在中環完成了第二次大型聯展,主題為「人間樂土」,好不熱鬧。
我們為何在閒暇仍然孜孜不倦地創作?其實,我們既不是漂泊無依的旅人,也沒有無病呻吟的感慨。正如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所述,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對於創作的渴求,恰恰反映了我們對極致美好的嚮往。陶藝創作是我們每天奔波生活中的一股清泉,在人生的巨浪之下,它讓我們走進內心深處,認識自我,找到內在的立足點。
延伸閱讀:刁綺蓮 - 創意及文化傳承 校慶藝術展回顧|視藝師語
此外,柴燒是團隊主要研究的燒製方法。柴燒以木柴作為燃料,其釉色來源於木柴燃燒後的天然物質,是陶藝創作中最古老的燒製方法之一。通過與土地對話的過程,我們得以與這片土地重新連接,重燃對生命的熱情。因此,我們堅持在香港以最原始的燒製方式進行創作,以本地木材為原料,以藝術為方法,重新思考我們與這片土地的關係。
延伸閱讀:陳國棟 - 靈育、美育及藝術跨領域探索(3)|視藝師語
身為視藝教師,持續創作是一種藝術實踐,它有助於梳理個人情緒和創作脈絡,提升我們在特定媒介上的表達技巧。而策劃或參與展覽,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台,向大眾闡述個人創作理念。通過與觀眾的交流與反饋,我們可以審視自身的創作歷程,進而建構未來的創作方向。這些寶貴的經驗將有助於教學或策劃學校展覽。鼓勵每位視藝老師投入創作,「教藝兩全」,重新發現生命的精彩!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潘恩耀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員、視覺藝術科教師。
延伸閱讀:陳國棟 - 靈育、美育及藝術跨領域探索(1)|視藝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