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 - 伍少梅學生成長故事(1)|牆角寒梅
發佈時間:18:00 2025-07-25 HKT

悠長的暑假,是老師和學生休息及娛樂的時期。在這段放鬆心情的日子里,筆者回味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發現學校總是充滿感恩的事,特別是見證學生的成長與蛻變。
中一級的陳天藍(Siriphagornchai Sinsap)同學,是一位從泰國來到香港讀書的學生。初到伍少梅中學時,天藍面對着全新的環境、語言和文化,表現得非常內斂和害羞,很少與同學和老師交流。經過任教老師的悉心觀察,發現天藍對周遭事物有極高的好奇心、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大的行動力。於是,老師們開始為他安排不同的職務和活動。這些機會,讓天藍找到展現自己的舞台、充分發揮潛力,現在他是深受師生信賴、文武雙全的班級領袖。
延伸閱讀:李建文 - 培育香港資優人才|牆角寒梅
天藍憑着沉穩的個性和出色的領導能力,促進了班級的和諧氣氛,他主動籌備各種活動,並考慮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之需要,實現多元融合;他擅於交際、擔任聆聽者的角色,成為華語與非華語學生之間的關鍵橋樑,深受同學的信賴與尊重。另外,天藍對學習充滿熱情,特別是中文科。他從第一次中文默書不及格,憑着刻苦努力,變成現時中文成績在班中名列前茅,亦樂於輔導其他同學。他還積極參與早會短講、書法比賽和文化短片拍攝等活動,全面提升自己。天藍的優秀不止於學術成績,他在運動上同樣有傑出的表現。在校隊羽毛球及閃避球訓練中,他總是全力以赴,是團隊中的核心成員。
延伸閱讀:李建文 - 理大Fun-Tech比賽2024/25|牆角寒梅
天藍的故事,為其他有相似背景的同學樹立了榜樣,他不是單向的「融入」香港校園生活,而是雙向的「融合」,以自身能力豐富整個校園環境,讓群體變得更多元、和諧,讓大家看到語言不是隔閡、文化差異不是壁壘,而是彼此理解與連結的契機。天藍的經歷亦提醒我們,只要用心呵護,每一位學生都能綻放光芒。教育的力量不止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培育心靈、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李建文
作者為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逾20載。
延伸閱讀:李建文 - 校園危機處理演習|牆角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