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康民 - 如何讓孩子捉緊AI世代的機遇|家長教室

更新時間:17:17 2025-05-08 HKT
發佈時間:17:17 2025-05-08 HKT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發展,未來的職場與社會環境將與今日大相逕庭。作為家長,如何在這個急速變革的世代中,引導孩子學習,培養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成為至關重要的命題。

從輔助學習到個性化教學設計,AI技術正在改變孩子的學習方式。例如AI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與能力,提供適合的學習計劃與資源,使孩子獲得更加度身訂造的教育。然而,正如教育心理學中的學習理論所指出,真正的知識掌握來自於自主探索與批判性思維,而非單純的資訊接收。因此,在利用AI工具輔助學習時,家長仍應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讓AI成為幫助思考的工具,而非替代思考的過程。以下四個方向,家長可以在培養子女時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梁康民 - 聽聽子女的難言|家長教室

  1. 批判性思維:雖然AI能快速處理資訊,但人類仍需具備判斷與分析能力。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提出問題,挑戰既有觀念,讓他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能獨立思考。
  2. 創造力:即使AI能生成內容,但真正的創造力仍然來自人類獨特的視角與情感。家長可通過藝術、寫作或設計,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科技素養:未來的社會將高度依賴數據與技術,孩子需要具備基本的編程知識與數據分析能力,才能與科技共存。家長可以讓孩子接觸程式設計課程或數據解讀工具,培養科技應用能力。
  4. 情緒智商:AI無法取代人類的情感與人際互動,因此具備高情緒智商(EQ)與溝通能力對於未來仍至關重要。家長可以通過陪伴與對話,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提升協作能力。

延伸閱讀:Laura姑娘 - 認識「拖延症」|家長教室

培養孩子具備以上能力,讓他們捉緊AI世代下帶來的機遇,為未來變化萬千的環境作好準備。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李卓翰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李卓翰先生。

延伸閱讀:文廸 - 放手|家長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