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佢|「導」出香港故事:專業導遊為旅客貼心打造獨特旅程
發佈時間:08:00 2025-10-21 HKT

在旅遊資訊泛濫的年代,一部手機就能解鎖世界。交通路線、美食攻略、限時優惠,一覽無遺。人人似乎都能當導遊。然而,分別主力接待歐美及東南亞旅客的資深導遊黃麗虹(Vivian)和洪凱雄(Redd),就憑着自己對香港歷久常新的熱愛,將這個在地圖上僅芝麻般細小的彈丸之地,塑造成立體的國際大都會,將獨有故事告訴旅客。他們行多一步,用心服務,證明專業導遊在今時今日的旅遊業中,依然無可取代。
「你必須先真心愛上這個地方,才能讓旅客也愛上它。」Vivian笑說,連一碗雲吞麵也要真心喜歡,才能吸引別人:「哇,粒雲吞好正,皮薄餡靚,鮮蝦爽口彈牙﹗」入行逾20年, Vivian的座右銘是:「工作認真、心情For Fun。」2009年,美國歌手Kelly Clarkson 來港演出,Vivian安排她到香港仔、大澳觀光,甚至在中環體驗腳底按摩。「無論是大明星,或是普通旅客,一定要當他們是好朋友,只有這樣,才會想介紹香港最好的事物。」
從漁村變身國際都會 香港的魅力所在



談起大澳,Vivian雙眼發光:「水上棚屋,曬蝦乾的婆婆,快艇駛過濺起的水花…畫面很漂亮。還有海水的鹹味、沙翁的甜香、咖喱魚蛋的辛辣,層次很豐富。」Vivian說,大澳的人情味甚至伸延到海上,遊人可坐船看中華白海豚、港珠澳大橋,見證香港由傳統漁村走向國際化。「成為國際大都會的同時,不失本地色彩,保留漁村文化,這就是香港的故事。我想十個旅客,十個都喜歡。」這段旅程,讓Kelly Clarkson對香港留下深刻印象,「我記得她臨走時說,覺得了解這裏多了。」這句話,Vivian至今仍記得。
「管家型」導遊觀察入微 為旅客打造獨特旅程


Redd 入行17年,形容自己是「管家型」導遊。他擅長觀察旅客的背景及興趣,從手機桌面、隨身物品中找線索,設計個人化行程。遇上來自天主教國家的菲律賓旅客,他會提供酒店附近教堂的資訊;年輕人喜歡動漫的話,他就會推薦油麻地「現時點」的周邊精品;若整團旅客都是從事建造業的話,Redd就會介紹香港地盤與棚架工藝。
「做導遊不用死讀書,反而要多講生活點滴,突顯文化差異。」他笑說,東南亞旅客喜歡熱鬧,Redd解說時也會搞氣氛,「為甚麽香港一街電動車?因為我們的汽油費較其他地方昂貴!」商務客較沉靜,他就靠地道美食打開話匣子,「有次接待來自菲律賓的議員,但我就帶他們嘗試女人街的大排檔,他們說比高級餐廳更有味道。」
導遊的價值,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Vivian與Redd的共通點,是總會願意行多一步。Vivian每到不同景點,都善用餘暇充實人脈。從太平山頂畫商到赤柱茶檔老闆,不論旅遊熱點還是隱世小店,通通是她的「集郵」目標。曾有一位美籍華人旅客希望尋回兒時照顧他的傭人媽祖報恩,Vivian僅憑對方提供「新田村」這個線索,靠平日累積的人脈網絡,最終讓二人重逢,「成功尋人的關鍵,正是因為我在村内有認識的朋友。」
從小由嫲嫲帶大的Redd,在接待長者旅客時,也會化身「全職乖孫」。入行初期接待歐美和澳洲年長旅客時,他會陪他們逛超市、甚至到酒店房內幫忙調節熱水器,「如果沒有人陪伴,他們可能只會留在酒店裡,不敢外出。」這種發自內心的體貼,讓一對澳洲夫婦至今仍與Redd保持聯繫,「他們會寄明信片給我,經常在Facebook留言,比我的父母還要活躍。」
在人人都能查地圖、看攻略的年代,導遊的價值早已超越提供資訊,更貴乎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Vivian與Redd用熱情與真誠,讓旅客不只是「到此一遊」,而是真正「走進香港」,了解香港的獨有故事和好客精神。
維港景色百看不厭 海上岸邊見香港縮影
在資深導遊眼中,香港哪一處景色百看不厭?Vivian和Redd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維多利亞港。拍攝當日,他們一個到西九文化區、一個到尖沙咀海傍,從不同角度,向記者介紹這張屬於香港的明信片。
Vivian曾在珠寶界工作,出差遍歷世界各地,見過無數璀璨風光,但她依舊認為維港景「天下無敵」:「無論白晝或黑夜,任何時間都看到不同顔色,風光如畫。」這片美景既令人心曠神怡,亦可啟發思考:「維港有天星小輪、貨輪、郵輪等等。這麽密集的地方,新舊交替,彼此沒有衝突,可以和諧共存,正是香港的縮影。」
「無看過維港,等於無來過香港。」Redd語氣堅定。他認為,維港的變遷是一部活的香港史:「從西環的海味街,到中環的金融中心,再到銅鑼灣的購物區,短短一段海岸線,濃縮了香港的發展軌跡。」
他說,細心觀察維港周邊,更可窺見人生百態,「行得很快的人,多是本地人,節奏急促。同一區有西裝友,也有掃地工,階層雖多元,但種族歧視、宗教矛盾相對外國較輕。」
對Vivian與Redd而言,維港不只是旅遊景點,它亦見證了城市的變遷,也承載著人與人之間的故事。每一次導賞,不只是介紹風景,更是訴說著一個獨特的香港故事。


記者 蕭博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