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芝聲劇團|蓋鳴暉反串演出鄭和 冼杞然跨界合作 為粵劇添新意

更新時間:12:42 2021-10-2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1-10-28 HKT
冼杞然是鄭和專家,曾出版小說作品《鄭和》。
冼杞然是鄭和專家,曾出版小說作品《鄭和》。
  「鄭和下西洋」之事迹典故,為人傳頌,相關創作不少,卻鮮聞以此為題的粵劇作品,將於11月推出的鳴芝聲劇團《鄭和.情義篇》,大概叫觀眾眼前一亮。該作由冼杞然執導,蓋鳴暉反串演出鄭和,以兩個多小時,道出鄭和傳奇一生,通過這次跨界別攜手合作,觀眾不僅重新認識鄭和這個人物,還欣賞到粵劇怎樣添上新意,以及蓋鳴暉在舞台上的不一樣展現。
  許多人知道冼杞然是一位新浪潮電影導演,跟粵劇似乎談不上邊,其實於澳門出生的他,在五、六歲時便跟公公在當地看大戲,坦言一直對粵劇感興趣,卻未有機緣正式參與創作。冼導另一未必為人認知的事情,是他為香港鄭和研究學會會員,是一位鄭和專家,曾出版小說作品《鄭和》,還於2005年為香港話劇團導演及編劇《鄭和與成祖》。現在《鄭和.情義篇》終能成事,關鍵人物,是蓋鳴暉,「如果不是蓋鳴暉答允演出鄭和,我就不做了。」
蓋鳴暉將反串演出鄭和。
蓋鳴暉將反串演出鄭和。
  他通過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主席陳志輝教授,穿針引線,最後得到蓋鳴暉首肯演出,促成其事,「做一百次學術研究,及不上做一場戲,有更多人知道。」蓋鳴暉則感謝冼導的邀請,指粵劇界沒人演過鄭和,尤富挑戰性,所以從一開始就興趣盎然,「沒有前輩的框架,我有許多創作空間,更能揮灑自如。」此外,若由一位男性去演,尊嚴使然,或考慮更多,「但我是反串去演,反而沒有包袱。」她有感自己入行逾三十載,鳴芝聲劇團也已成立超過三十年,「是時候踏出一步」,對自己的舞台演出,肯定有所裨益,就算效果不理想,也不打緊,有待千錘百煉,「下次再改善。」
  談到對鄭和的看法,蓋鳴暉覺得他是一個單純、善良的人,自小便是孤兒,又被施宮刑,一直視朱棣為親人,替他把江山打下來,彼此感情複雜而微妙,但當朱棣稱帝後,受到讒臣挑撥,加上諸多猜忌,「原來老闆和夥計是不能同枱吃飯」,但鄭和始終記念他昔日對自己無微不至之恩,仍然覺得他所作之事,也是為自己着想,不會加害於他,依然忠心為國,有着大無畏精神。冼導則覺得鄭和是一個悲劇英雄,而其背後也畢竟只是一個普通人,通過成長、經歷、磨練,造就出這麼樣的人物。
  《鄭和.情義篇》於疫情前便開始籌辦,醞釀兩年,蓋鳴暉擔當藝術總監及主演,冼杞然負責原著劇本及導演,黎耀威編劇,還邀來陳永華教授和鄭國江,為主題曲及插曲譜上曲詞,跨界別協力迸發火花,也添上燈光效果等多媒體元素,為粵劇注進新意。然而,二人異口同聲表示重視粵劇傳統,「肯定是百分之一百的粵劇!」冼導又強調,不會因為自己是電影人,破壞粵劇傳統,又稱粵劇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一眾前人經年累積下來,必須尊重,一切以粵劇精神為先。
  蓋鳴暉希望藉《鄭和.情義篇》,吸引更多新觀眾,好像年輕人,接觸粵劇,讓他們知道粵劇不是那麼古老而遙不可及,認為開拓觀眾群、薪火相傳,十分重要,「《鄭和.情義篇》跟話劇差不多是兩個多小時,節奏明快一點。」至於舊觀眾,仍然是觀眾群的中流砥柱,「則要教育他們認識這些摻進新元素的粵劇。」
  二人盼《鄭和.情義篇》帶給觀眾包容、心存善良、遇困難挫折不放棄等正面訊息,「一定有解決方法。」蓋鳴暉道。

《鄭和·情義篇》
日期:11月12日/7:30pm
   11月13日/1:30pm、7:30pm
   11月14日/1:30pm
地點: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文:黃子翔  圖:黃子翔、鳴芝聲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