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季易有耳鼻喉問題 醫生教區分感冒/鼻敏感/鼻竇炎症狀 洗鼻有效通鼻塞嗎?

更新時間:12:05 2025-11-25 HKT
發佈時間:12:05 2025-11-25 HKT

轉季時分,天氣時寒時熱、濕度飄忽,耳鼻喉不適高發,容易出現鼻塞、流鼻涕、喉嚨痛,甚至耳鳴、暈眩。這些病症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及睡眠,更可能隱藏健康隱患。究竟季節交替如何影響耳鼻喉健康?鼻敏感、感冒與鼻竇炎之間如何區分?本港耳鼻喉專科醫生鍾耀基接受《星島頭條》訪問,分析成因並分享應對換季挑戰的策略。

為何轉季時耳鼻喉問題特別多?

鍾耀基醫生解釋,季節轉換或天氣改變時,溫差會直接刺激鼻腔黏膜,導致血管反覆收縮與擴張,進而引發黏膜充血腫脹,出現鼻塞、打噴嚏等不適;同時,空氣濕度變化容易使喉嚨黏膜乾燥,繼而誘發咽喉痛、咳嗽。

另一方面,換季期間空氣中花粉、塵蟎等致敏原濃度升高,會刺激鼻黏膜引發過敏性鼻炎。此病症屬於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會導致鼻黏膜異常腫脹、分泌物增多,進一步加劇鼻塞、流鼻水、頻繁打噴嚏等症狀。因此,鼻敏感是轉季耳鼻喉不適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人體免疫力的波動也不容忽視。溫差驟變會削弱呼吸道的防禦功能,使身體對病毒、細菌的抵抗力下降,更易誘發感冒或流感。環境污染、室內通風不足等問題,會進一步刺激呼吸道黏膜,加劇鼻塞與喉嚨不適感。

【同場加映】轉季咳嗽流鼻水 吃蒜可治感冒?推介10大食物紓緩感冒流感

 

 

轉季有哪些常見的耳鼻喉不適?

轉季引發的耳鼻喉不適,其主要症狀可歸納為以下5大類:

  • 感冒或流感:呼吸道感染可能引發喉嚨痛、鼻塞、打噴嚏等症狀,進而牽動整個耳鼻喉系統不適。
  • 鼻敏感:過敏性鼻炎或其他過敏反應,會導致鼻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出現鼻塞、流鼻水等不適,影響耳鼻喉整體狀態。
  • 鼻竇炎:鼻竇發生感染或炎症時,除了鼻塞,還可能伴隨頭痛、流濃涕等症狀,誘發耳鼻喉連鎖不適。
  • 聲帶問題:聲帶因發炎或過度使用而受損,常見表現為喉嚨痛、聲音沙啞,甚至說話困難。
  • 耳朵不適:鼻塞可能引發咽鼓管阻塞,耳朵出現感染或耳垢堆積未及時清理,均有機會導致耳朵不適的症狀出現。

他補充指,當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加劇時,可能進一步引發咽喉炎與支氣管炎。這是因為鼻腔與喉部分泌物持續倒流,反覆刺激喉部及支氣管黏膜,從而誘發局部炎症反應。若情況持續,長期鼻塞更可能阻礙鼻竇正常引流,增加細菌滋生風險,導致鼻竇感染。此感染一旦擴散至上呼吸道,便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咽喉炎或支氣管炎,形成連鎖性的呼吸道健康問題。

為甚麼鼻塞時常伴隨耳鳴、暈眩或重聽?

部分鼻塞患者會同時伴隨耳鳴、暈眩、重聽等不適,背後與人體的「咽鼓管」密切相關。這是連接鼻腔和中耳之間的通道,主要作用是平衡中耳與外界的氣壓。當鼻塞發作時,鼻黏膜腫脹或分泌物堆積會阻塞咽鼓管,導致中耳內氣壓失衡,從而出現耳部不適症狀。這種情況在乘坐飛機、潛水時尤為明顯,因為外界氣壓驟變會影響到咽鼓管的功能,使不適感更明顯。

如何區分鼻敏感、鼻竇炎與感冒?

  • 鼻敏感:以鼻癢、流清涕、陣發性打噴嚏為主,症狀與接觸過敏原相關,發作迅速且脫離過敏原即可緩解,無發燒等全身症狀,病程通常會超過4周,多與季節及環境有關。
  • 鼻竇炎:以黃綠色濃鼻涕為特徵,伴隨面部腫脹、壓痛、頭痛及發燒,症狀持續超過10天需要警惕細菌感染。
  • 感冒: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初期流清涕,後期會轉黏膿涕,伴隨咽痛、頭痛或低燒,屬於急性病程,1-2周可痊癒。

他提醒,香港市區人口密集、通風條件不一的環境特點,容易讓花粉、塵蟎等過敏原與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同時滋生共存,致使鼻敏感、鼻竇炎與感冒等疾病有機會同時出現。若症狀反覆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接受檢查,避免誤判延誤治療。

洗鼻可以治鼻塞嗎?哪些人適用?

鍾醫生表示,洗鼻能夠有效緩解鼻塞症狀,但並非根治鼻部問題的方法。它能幫助清除鼻腔內的黏液、細菌和致敏原,減輕鼻塞不適,但對於引起鼻塞的根本原因,如感冒、過敏等,則需要同時配合針對性的治療。他建議以下情況可以嘗試洗鼻: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鼻道感染、術後護理、鼻內畸形或鼻道異物等。

洗鼻步驟:

  1. 先準備鹽水或生理鹽水溶液。
  2. 將頭部傾斜至一側,使一側鼻孔向上。
  3. 用洗鼻壺將溶液慢慢注入鼻孔,讓其從另一側鼻孔或口腔流出。
  4. 然後重複清潔另一側。

如何舒緩轉季引發的不適?何時該求醫?

除了洗鼻外,他建議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減輕不適:

  • 避開過敏原:如果對某些物質過敏,應盡量避免接觸,如花粉、塵蟎和動物皮毛等,以減輕因致敏原而誘發的不適症狀。
  •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期清潔家居和更換床上用品,減少塵蟎、霉菌等滋生,減輕因以上物質而誘發的過敏反應。
  • 飲食調理:多喝溫水,喉痛時用微溫鹽水漱口;多吃奇異果、橙等富含維他命 C 的水果,避免辛辣油膩食物。
  • 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定期進行運動,增強免疫力,保持身體健康;避免熬夜,提高睡眠品質,有助於減輕過敏反應的發生和嚴重程度。

至於出現以下症狀時,則建議及時前往耳鼻喉門診就診:

  • 鼻塞、流濃鼻涕伴面部疼痛超過10天,可能是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 喉痛劇烈、吞嚥困難、呼吸急促,可能是急性會厭炎等急症。
  • 耳鳴、聽力下降持續超過1周,或伴隨高燒、頭痛劇烈。
  • 症狀反覆發作,影響睡眠與日常工作,需排查過敏原或調整治療方案。

鍾醫生指,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與其在天氣轉變時被動承受耳鼻喉不適,不如主動調整生活習慣,增強抵抗力。注意室內通風、保持家居清潔及適量運動,都是有效的方法。當症狀持續不退時,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別讓「小問題」影響生活質素。

延伸閱讀:轉季鼻敏感狂打噴嚏?醫生列10類抗過敏營養素食物 吃洋蔥都有效?

---

相關文章:

挖鼻孔恐惡菌入血致死!醫生揭4大嚴重後果 教3招正確清潔鼻腔

流鼻血因為血壓高?止鼻血要低頭/抬頭?醫生解構6大成因 教3步驟急救

轉季易感冒 飲雞湯更快好?醫生推介5類食物 紓緩咳嗽/喉嚨痛/鼻塞

鼻屎變多恐患淋巴癌?醫生解構鼻屎多3大成因 出現2情況須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