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坐姿不良致高低膊恐影響心肺 大人小孩治療大不同 脊醫教1招自測

更新時間:12:00 2025-09-19 HKT
發佈時間:12:00 2025-09-19 HKT

經常感到腰背疼痛?照鏡子時發現肩膀一高一低,又或是鞋子總是一邊比另一邊更容易磨損?這些看似日常的小問題,可能是脊柱側彎未受控的徵兆。註冊脊醫黎思駿向《星島頭條》講解脊柱側彎的成因及症狀,成年或兒童患者的治療方案有何不同?日常應該如何保護脊椎健康?

脊柱側彎不只學童發育問題 解講常見成因

香港執業脊醫協會委員、註冊脊醫黎思駿表示,雖然大眾普遍認為脊柱側彎主要發生在發育期的青少年身上,但實際上亦有不少成年人受脊柱側彎的問題困擾,尤其是後天性的側彎更是常見。

黎思駿表示,脊柱側彎一般是指脊柱結構生長異常,令脊椎出現彎曲或扭曲形狀的症狀。不過談及成人脊柱側彎的成因,原來並非全出於脊柱結構或遺傳方面,更多的是長期姿勢不良所引發的病症。隨著新時代電子化,都市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難免養成壞習慣,例如長時間坐姿不良與頻繁使用電子產品,引致脊骨健康逐漸變差。

成人後天性側彎的常見成因包括姿勢不良、盤骨不平衡、神經肌肉病變、脊椎兩側的肌肉受力不均、雙腳長短不一等因素。當脊椎兩側的肌肉受力不均時,一側的肌肉過度伸展,而另一側的肌肉則過度擠壓,就會造成脊椎側彎的情況。

脊柱側彎可致高低膊/影響心肺

脊醫黎思駿表示,這種失衡的情況隨著時間可能會惡化,導致更嚴重的問題。而頸椎、胸椎及腰椎都會因側彎的角度和扭曲度壓迫到神經。輕則出現頭痛、頭暈、胸悶、手腳麻痹、酸痛、失眠等症狀;重則有機會出現頭部傾斜、肩膀不平衡、肋骨突出等情況。如果側彎的角度過大,甚至有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廓變形,以及壓迫心臟、肺部等器官,絕對不容小覷。

脊柱彎曲等於脊柱側彎?

脊醫黎思駿表示,很多人誤以為任何脊柱彎曲都屬於側彎,但原來在醫學上對於此病有嚴格的分類標準。

  • 一般而言,側彎的度數大於10度,才能夠定義為脊柱側彎。
  • 如度數界乎於10至25度屬於輕微症狀,建議患者先尋找專業脊醫建議及先作詳細全脊評估。
  • 當度數接近30度時則為中等程度,脊醫或會採取比較進取的治療方案。
  • 若度數達至40至60度或以上便算是嚴重的個案,患者有機會需要接受一些入侵性的治療。
脊醫黎思駿解釋,治療成人脊柱側彎,主要以控制症狀為目標。(受訪者提供)
脊醫黎思駿解釋,治療成人脊柱側彎,主要以控制症狀為目標。(受訪者提供)

如何治療脊柱彎曲?大人小孩方向大不同

不過,雖然同樣是脊柱側彎,但原來成人與兒童的治療方案卻截然不同。脊醫黎思駿指出,比起改變度數,成人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防止脊柱側彎惡化、維持脊骨健康、盡可能保持脊骨和椎間盤的良好狀態,以及將症狀減至最低。相反,由於兒童尚未出現疼痛、脊骨退化和椎間盤問題,而且脊骨仍在發育階段,因此減低度數才是最關鍵的考慮因素。

他表示,小朋友度數能否減少至安全範圍內是脊醫最重視的部分,這亦是與成人的分別。對於成年患者而言,要透過非入侵性治療大幅改變脊柱結構或度數的機會相對有限,因此治療方向應著重於控制現有症狀、確保未來脊骨健康、將退化程度減低,以及提升整體生活質素。

脊柱側彎治療方法如何選?手術vs保守治療

針對成人的治療方法大致可分為入侵性治療(即手術)和保守性治療。脊醫黎思駿提到,根據經驗,有部分中等至嚴重程度的成年患者,未必會優先考慮手術治療,對於這類個案,脊醫或會建議採用保守性治療方案。

保守性治療方案包括復康治療和輔助治療等方式。復康治療即脊醫會通過指定運動、安排單對單專人訓練肌肉控制等方法,提供合適的矯正治療以鞏固脊骨;輔助治療則包括度身訂造矯形鞋墊,例如高低矯形鞋墊及盆骨的處方矯形鞋墊等。

與兒童不同,成人較常使用度身訂造的鞋墊穩定病情及控制徵狀,因為兒童仍在發育階段,脊醫會以自然發育為先,避免身體過早適應和依賴特製鞋墊;但成年人的脊骨結構已經穩定,使用合適的訂造鞋墊可令脊骨結構更穩定,改善盆骨和下腰的狀況,在症狀控制方面往往有良好效果,有助減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痛楚和行動不便,長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例如可以走得更久、站得更久、更靈活地更衣等。

日常如何護脊?1招自測脊柱側彎風險

脊醫黎思駿表示,只要稍有不慎,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脊柱側彎的問題,若果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習慣,將有助於預防病症,保持脊柱健康和改善儀態。他建議,每星期可進行3次或以上多於30分鐘的運動,放鬆受壓的肌肉。另外,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確的姿勢也非常重要,需留意包括站姿、睡姿、一般坐姿,以及在辦公室的工作坐姿,例如頭、肩膀及脖頸有否偏側至一邊。

平日亦可通過「亞當前彎測試」在家中進行自行檢查。做法是,將雙手合十前伸,再彎腰,讓旁人觀察脊椎形態。如懷疑自己有脊柱側彎,可以先向脊醫諮詢及進行X光診斷檢查脊骨結構問題,透過及早發現及專業治療,重拾健康體態,告別痛楚困擾,擁抱舒適自在的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行路暗藏中風危機?10種步姿屬塞血管警號 易氣喘/常腳麻代表甚麼?

---

相關文章:

錯姿勢用電腦易致脊椎側彎 常常腰痠背痛 專家教3招止痛伸展脊椎

經常蹺腳易有「烏龜頸」?專家揭暗藏6大風險 小心血栓/脊椎側彎

經常寒背恐壓迫脊椎!專家教2招伸展動作改善 每日做4分鐘有效|附詳細步驟

觀察鞋底自測步姿問題 這位置常磨蝕易患膝關節炎 如何正確走路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