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患大腸癌風險增4倍 研究揭5因素惹禍 上班族常犯這致癌習慣
更新時間:11:11 2025-08-03 HKT
發佈時間:11:11 2025-08-03 HKT
發佈時間:11:11 2025-08-03 HKT

大腸癌癌症年輕化趨勢惡化,哈佛研究最新發現,50歲以下人士患上的早發性腸胃道癌症,病發率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上升,當中90後的大腸癌風險更高4倍。專家指出,背後有5大關鍵因素正在加劇大腸癌年輕化問題。
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惡化 90後患病風險增4倍
對於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根據外媒《Study Finds》報道,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附屬的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專家指,全球的早發性大腸癌(50歲以下確診)發生率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上升,反映了世代效應,因此希望探究其背後的驅動因素。研究在今年7月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期刊。
研究人員回顧並分析了多個資料庫和研究中的癌症趨勢,發現1990年代出生的美國人患大腸癌的風險是1950年代出生者的4倍,揭示了大腸癌模式在幾代人之間發生巨大的變化。
大腸癌年輕化趨勢:
大腸癌症年輕化趨勢:
- 在2010至2019年,短短10年間的早發性腸胃道癌症發病率激增了14.8%。
- 早發性大腸癌發生率,從2000年的每10萬人有5.9宗,躍升至2017年的每10萬人8.4宗。
- 25至29歲的成年人,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胰臟癌發生率每年上升4.34%。
- 2010年至2019年間,50歲以下女性的胃癌發生率每年上升1.6%。
- 30至39歲的食道癌發生率每年上升6.86%,且整體呈現早發性穩定上升的趨勢。
大腸癌年輕化的5大關鍵因素
研究人員提出多個因素可能可以解釋為何越來越多年輕人罹患癌症。他們表示,大多數癌症並非由遺傳基因缺陷所引起,「發病率的上升表明了世代效應,表明飲食和生活方式等環境因素與癌症有關。」
- 肥胖率飆升,BMI 30或更高的人出現早發性大腸癌的風險幾乎是其他人的兩倍,因此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 西方的飲食模式富含紅肉、加工食品、含糖飲品和精製穀物,水果和蔬菜攝取量較低
- 久坐的生活方式
- 酗酒和吸煙也加劇了影響
-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過去幾代基本上不存在的另一個主要因素,隨著肥胖率上升而爆發式增長。但即使體重並非嚴重超標,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會顯著增加腸胃道癌症的風險。
年輕人患癌治療率不一定較高?
研究人員指出,除了發病率上升之外,年輕癌症患者還面臨多種老年患者所沒有的挑戰。
- 由於醫生和患者本身最初都沒有懷疑會在如此年輕的時候患癌症,導致確診時間往往比較晚,甚至是到病情已經發展至晚期才發現。
- 對於年輕患者往往採取更進取的治療方式,例如化療和電療,但研究表明卻不一定能改善存活率。與接受較溫和、低強度治療的老年患者相比,存活率的改善幅度微乎其微。
- 患癌後往往伴隨經濟壓力加重。年輕癌症患者在經濟上的打擊可能遠高於老年患者,因為他們正處於收入巔峰時期,卻面臨著巨額醫療費用,也可能因為在治療期間仍需要贍養年幼子女。
- 患癌對年輕患者的生活質素影響更嚴重。例如治療可能會損害生育能力、性功能和排便控制。這些問題對於可能還有幾十年壽命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延伸閱讀:癌症專家公開防癌必吃9大食物 1類蔬菜功效強 這樣吃防3種癌
---
相關文章:
吃腿蛋治+奶茶恐致大腸癌?醫生拆解三餐常見致癌配搭 怎樣吃可防癌?
3種香料防癌力超強!營養師揭防大腸癌胃癌 更護腸通血管 這樣吃功效大增
胰臟癌難察覺?身體現1先兆患病率高6倍 醫生教必吃1類蔬菜降20%風險
50歲以下女性患癌率增 醫生揭7大幕後黑手 常吃這種食物更易患乳癌/大腸癌!
最Hit
30歲陳冠希舊愛裸體床照流出 僅穿蕾絲黑色T-back裸露尺度嚇窒網民
2025-08-04 12:47 HKT
血脂過高 恐成心臟計時炸彈!
2025-08-04 09:00 HKT
內地客大戰華姐清湯腩!食出膠布求道歉反遭推撞辱罵「扑該仔」 店家公開內情1招善後......
2025-08-04 13:4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