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韓星姜瑞夏胃癌病逝 醫生拆解胃癌5大早期症狀 胃氣多屬先兆?

更新時間:13:30 2025-07-15 HKT
發佈時間:13:30 2025-07-15 HKT

韓國女演員姜瑞夏因胃癌於13日(日)病逝,終年31歲。據了解,患有胃癌的姜瑞夏在完成第2輪化療後,健康狀況轉差,終不敵癌魔離世。胃癌是香港致命癌症第6位,有腫瘤科醫生指,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癌症時已屬中、後期,其實胃癌有6大早期症狀可留意,包括胃氣多、消化不良等,早發現、早預防,至關重要。

31歲韓星姜瑞夏胃癌病逝 醫生拆解胃癌5大早期症狀

綜合韓媒報道,姜瑞夏於1994年出生於韓國釜山,畢業於韓國藝術綜合大學戲劇系; 2012年出道的她曾演出《無人知曉》、《胸腔外科—盜心師》、《獄中花》等知名韓劇作品。姜瑞夏在電影《망내인》(萬年戀)拍攝後期察覺到身體出現問題,後確診患癌。姜瑞夏所屬經理人公司指,姜瑞夏在完成第2輪化療後,健康急轉直下,終不敵癌魔並於13日(日)辭世,離世時家人陪伴在側。

 

 

胃癌初期病徵與腸胃病相似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妍曾為《星島頭條》撰文指,由於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病人在發現癌症時,已經有局部擴散,因此早期發現及預防十分重要。李醫生指,胃癌初期病徵與普通腸胃病十分相似,包括:

  1. 消化不良
  2. 容易吃滯
  3. 很多胃氣
  4. 食量變小
  5. 出現胃痛

易忽視腸胃不適 錯過治療時機

到胃癌中期,才會出現較明顯的病徵,包括胃出血、黑色糞便、貧血、坐下或站立時出現頭暈、走兩步會氣促等。李醫生警告,年輕人特別容易輕視腸胃不適的情況,誤以為是消化不良或壓力大,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她提醒大眾,要分辨是否患上胃癌,主要留意症狀有否惡化或反覆出現,若出現嚴重症狀如黑色糞便、體形消瘦,必須及早求醫。

預防胃癌首要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李醫生提醒,要預防胃癌,首要是注意飲食習慣,包括以下13個生活及飲食小貼士:

  1. 戒煙
  2. 減少酒精攝取
  3. 減少進食高鹽食物
  4. 避免加工及醃製食品如香腸、火腿、午餐肉、鹹魚、臘腸等
  5. 濃味的食品也不宜過量
  6. 少吃茶餐廳、快餐店食物
  7. 應多吃蔬菜、水果,例如西蘭花、芥蘭、椰菜花以及含有高維他命C、高胡蘿蔔素的食物
  8. 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多進食含豐富纖維的植物性食物,如糙米、紅米、乾豆類、馬鈴薯等
  9. 多用新鮮肉、魚、雞、豆腐等食物來攝取充足的蛋白質
  10. 建議用蒸、少油快炒等健康烹調方法,避免高溫煎、炸、燒烤或煙燻方式
  11. 選用新鮮的調味料如香草、檸檬、香茅、蒜、洋蔥等
  12. 切忌暴飲暴食,配合恒常運動,以維持健康體重
  13. 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要注意飲食衛生,預防交叉感染

本港第6大致命癌症 6類人患胃癌風險高

至於胃癌的風險,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胃癌是香港致命癌症第6位,在2022年新增1,272宗確診個案及634宗死亡個案。本港醫管局指出,引發胃癌的因素很多,有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和EB病毒感染有可能增加患胃癌的機會。另外,以下6大因素也會增加患胃癌風險。

  1. 性別:男性發生胃癌的機會是女性的兩倍。
  2. 年齡:年紀越大,患胃癌的機會越高。50歲以後患胃癌的機會更高。
  3. 飲食:長期進食高鹽、醃製和燻製食物會增強加患胃癌危險性。
  4. 疾病:胃部息肉、進行過胃部切除手術及患有惡性貧血的人士,患上胃癌的機會較高。
  5. 吸煙:吸煙人士患上胃癌的機會較非吸煙人士高。
  6. 遺傳:家族近親曾患有胃癌的人士,較其它人患上胃癌的機會高2倍以上。

胃癌12種徵兆較常見 大便變黑屬警號 

醫管局指出,若出現以下徵狀,可能是胃癌,或是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腸胃病:

  1. 持續消化不良
  2. 持續食慾不振
  3. 體重急速下降
  4. 小腹腫脹
  5. 進食後腹脹不適
  6. 嘔吐
  7. 吐血
  8. 大便出血
  9. 大便呈黑色
  10. 貧血
  11. 疲倦
  12. 虛弱

醫管局指,由於胃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不少患者只當成胃部不適而掉以輕心,因此有過半患者確診並接受治療時,通常已屬中晚期。若有懷疑徵狀,應盡早向家庭醫生求診。

資料來源:姜瑞夏Instagram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妍醫管局

延伸閱讀:全球40歲以下胃癌個案增 愛吃外賣為何成幫兇?醫生教看大便自測徵兆

---

相關文章:

腸胃健康|吃白粥也傷胃?4大「養胃」習慣恐傷胃 飲湯忽略1事或患胃癌

26歲女婚前患胃癌病逝 男友最後告白:再相遇相愛 自測12大胃癌徵兆

90%胃癌個案因染幽門螺旋菌 醫生揭逾半港人帶菌 2類職業易中招!

夫婦常吃1種菜 雙雙患胃癌!是2A級致癌物?醫生揭這樣吃最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