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症狀|女子喝水都想吐揭患「癌王」 胰臟癌腫瘤達3cm 醫生籲提防3症狀保命
發佈時間:16:00 2025-07-12 HKT

胰臟癌因為症狀難發現、難治療、預後不佳,因此亦有「癌王」之稱。有醫生分享個案指,一名婦人腹脹不適數月、連喝水都想吐,最終竟證實患上胰臟癌。醫生指,如發現身體出現3種症狀,有機會是患上胰臟癌的警號。
胰臟癌症狀|女子喝水都想吐揭患「癌王」 腫瘤達3cm
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在個人Facebook專頁上發文分享個案,該名60歲婦人在最近4個月來,一直出現上腹、胃部不適,而且因為腹脹導致入睡困難,感覺連喝水都會想吐。其後不適感延伸到左腰處,且食慾不好、體重輕微下降1kg。
婦人雖然曾經求醫接受胃鏡檢查,一度被被診斷為胃酸倒流;後來也看過骨科醫生,照過腰椎X光均查不出問題,一直無法確診所患的病,遂往胃腸肝膽科求醫。
女子喝水都想吐 終揭患胰臟癌:
醫生進行1檢查 成功確診胰臟癌
其後,林醫生安排她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並無查出問題,但因為傳統超聲波檢查會被胃腸擋住,難以診斷胰臟尾部狀況。安全起見,林醫生再為她進行胰臟內視鏡超聲波檢查胰臟尾部,終發現她長有一個3cm的胰臟癌腫瘤,確診胰臟癌。
林醫生指,胰臟癌是搶時間診斷和治療的,建議若患者感到上腹部不舒服,不要單純只想到做胃鏡或超音波檢查,也建議考慮做胰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就可以大大降低預後不佳的情況。
胰臟癌|留意3大症狀 恐患癌警號
林醫生呼籲,如身體出現以下3大臨床症狀要特別留神,有機會患胰臟癌的警號:
1. 腹痛、腹脹
大多人會在肚臍上、胃部附近出現腹痛及腹脹,這種腹痛並不是劇烈的疼痛感,而是一陣一陣、悶悶的不舒服感覺,即使服用了胃藥也不會完全改善。
2. 腰背痛
由於胰臟靠近脊椎後方,所以當有腫瘤壓迫到附近的器官或是神經時,就會出現背痛的感覺。病患往往會先去復康科、骨科或泌尿科求醫,而忽略了胰臟問題。
3. 噁心想吐
由於胰臟與消化有關,所以症狀一般在飯後會更加嚴重,且出現容易飽、食慾不振等情況,最終會導致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
胰臟癌晚期才確診 提防12種症狀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胰臟癌是本港5大致命癌症之一,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於過去10年錄得明顯升幅。胰臟癌發病年齡約在70歲,男女性患上此病的機會大致相同。
胰臟藏於腹腔深處,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位置隱蔽,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影響生存率。如果有以下症狀,可能是患上胰臟癌:
胰臟癌常見症狀:
- 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
- 背部疼痛
- 食慾不振
- 噁心、嘔吐
- 消化不良
- 腹脹
- 黃疸
- 皮膚搔癢
- 大便呈陶土色
- 體重短時間內銳減
- 上腹部出現固定、堅硬的腫塊
- 腹水
10類人患胰臟癌風險較高
胰臟癌成因是甚麼?甚麼人易患胰臟癌?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胰臟癌的成因仍未完全明瞭,有可能是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大部份的胰臟癌指的是來自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胰臟癌較常發生於65歲以上人士身上,此外,以下10類人風險也較高:
- 種族:黑人的風險較高
- 性別: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
- 抽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高出大概2至3倍
- 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可以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超重:超重的人有較大風險
- 飲食: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
- 化學品:長期接觸殺蟲劑後、石油或染料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患者高出2倍
- 遺傳性胰臟炎:遺傳性慢性胰臟炎會增加胰臟癌的機會,但非常罕見
- 慢性胰臟炎:常與胰臟癌一同發現,但不一定是導致胰臟癌的原因
如何預防胰臟癌?
醫管局指,不能完全防止胰臟癌的出現,不過,改變一些生活方式有助降低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 戒煙:吸煙的煙霧中含有致癌物質,可以破壞DNA調節細胞的生長
- 保持健康的體重:體重過高增加患上胰臟癌的機會,如果需要減肥,建議採取漸進和健康的方式,以達到目標
- 經常做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減少患上胰臟癌的機會
- 健康飲食:多進食水果,蔬菜和低動物脂肪食品可以减少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避免接觸危險化學品,或使用適當安全措施
資料來源: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醫管局
延伸閱讀:患胰臟癌有先兆?醫生揭62%患者現1特徵 6類人高危+4招減風險
---
相關文章:
醫生教自測胰臟癌3大警號!腹部1部位遭「螞蟻咬」高危 血糖升高速求醫
60歲婦患胰臟癌晚期 被判剩3個月命 做3件事7年不復發!必飲1款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