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恐增40%死亡率 醫生教2招黃金步法 這樣走降三高/防腦退化
發佈時間:15:54 2025-11-24 HKT
久坐傷身,而正確步行對於忙碌的都市人而言已經是非常重要的運動。有醫生警告,每天坐著多於一定時間,死亡率大增40%,更增加癌症、認知能力下降等風險。他提出2大黃金步法,著重保護心臟和大腦,改善三高問題兼預防腦退化。
久坐恐增40%死亡率 大腸癌/乳癌/糖尿病風險增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走路不只提升「活動量」,更是在調整血管、大腦、穩定神經網路,甚至提升基因表現的作用。而人體是一個對「步行」高度依賴的生物設計,越走動,越接近「系統最佳化」。
他警告,不要把沒時間走路當作只是少做一項運動,醫學界已把「久坐」列為慢性疾病的黑名單,跟吸煙同等。長期久坐超過8小時,導致各大器官受損:
1. 心臟
久坐使血流停滯,血管僵硬,增加心臟的壓力,更使死亡率上升20-40%。
2. 大腦
久坐越長時間,腦部供血越差,執行功能下降。有研究發現,久坐與認知功能衰退相關。
3. 癌症
研究發現久坐時間過長與癌症風險上升。久坐會打亂胰島素訊號,使代謝毒素堆積,因而提高大腸癌、乳癌風險。
4. 糖尿病
只要坐太久,加重胰島素阻抗問題,身體代謝變差,糖尿病風險顯著增加。
公開2招「黃金步法」 降三高/防腦退化
黃軒醫生指出,對於不同器官的保護效果,因應步行方法、速度或步數而有所差異。
護心步行技巧:快步走
有益血管健康的步行,不是散步或逛街慢慢走的步速,而是走起來會微喘但能講話的速度。
黃軒醫生解釋,首先在快走時,血管內皮細胞開始「甦醒」,血流剪應力(Shear Stress)增加,刺激血管釋放一氧化氮(NO),有助潤滑血管,使血管放鬆,防止硬化。有研究發現,快步走(Brisk Walking)8周後,可顯著增加一氧化氮產生並改善內皮功能。另外,快走雖然不是激烈運動,卻能提升心輸出量,減少動脈阻力,使心臟的負擔被平均分散,長期讓心臟工作得更輕鬆。有研究指出,每天7,000-9,000 步的中年人,與每天<7,000步者相比,總死亡率下降50-70%。
更有不同研究發現,快步走有降三高的效果。進行12周規律快走訓練,可有效降低收縮壓與舒張壓;飯後快步走10-15分鐘即可降低血糖;每周快走3-5次,每次30-45分鐘,有效降低「壞膽固醇」LDL並提升「好膽固醇」HDL。
護腦步行技巧:每天走3,000-7,500步
哈佛大學「Aging Brain Study」追蹤296名「沒有大腦疾病但有阿茲海默風險」的人長達14年。結果顯示,走路越規律,腦內tau蛋白累積越慢,認知下降也越慢。
另外,根據一項2024年發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研究報告,針對有大腦有β澱粉樣蛋白沉積問題的中老年人發現,每天步數為3,001-5,000步,可見tau蛋白累積速率減緩,認知下降速率減少約40-56%;如果步數提升至5,001-7,500步,功能退化速率約減少約34-45%。但每天步數再增加,增益開始趨緩。
針對步行護腦的機制,已有研究證明,運動會啟動大腦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microglia)」的修復模式,從而清除tau蛋白。而且,走路增加腦部血流量,提升負責記憶的海馬迴之體積及神經新生速度;還有抗發炎的作用,有助降低全身IL-6、TNF-α 等發炎指標,這些都是阿茲海默的風險因素。
養成防久坐傷害/護心腦血管步行習慣
黃軒醫生建議,養成以下的每天步行習慣,對身體健康最好。
- 護心:每天快步走30分鐘,或6,000-9,000步,要稍微喘但能說話的程度。
- 護腦:每天走3,000-7,500步,保持規律比一次性暴走更有效。
- 防久坐:每坐著50分鐘,至少起來走動2-3分鐘,讓血流重啟。
延伸閱讀:全球5大短命原因排行榜 久坐會減壽?1習慣每年殺200萬人
---
相關文章:
專家揭日坐7小時 壽命每年減28日 3大奪命坐姿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病
如何逛超市可增肌防腦退化?抗老名醫列4大健康長壽貼士 坐下常抖腳竟防關節炎!
醫生教5招搭地鐵做運動!坐住做防水腫/抗疲勞 每日做10分鐘即有效
港人這習慣竟可防糖尿病?研究揭患病風險減40% 隨時隨地可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