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正常恐有隱性糖尿病?醫生教必做5件事飯後穩血糖 洗碗也有效!
發佈時間:16:15 2025-11-04 HKT
                                            忽略餐後血糖急升,隨時出現「隱性糖尿病」。有醫生警告每次用餐後切忌做1件事,容易令餐後血糖失控,增右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他提出飯後穩定血糖的5大習慣,洗碗也有效!
血糖正常恐有隱性糖尿病?飯後做5件事穩血糖
根據日媒《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報道,日本內科醫生大坂貴史指,糖尿病會導致血糖水平長期升高;然而,即使全天血糖值不高,也有很多人在餐後短時間內血糖值會急劇升高,且難以下降,導致在只檢測空腹血糖的常規體檢中往往會被忽略,因此被稱為「隱性糖尿病」。
這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不明顯,導致餐後血糖值飆升,且難以降低。有人認為餐後血糖飆升會導致困倦或疲勞,但這是誤解。事實上,大多數人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不過,如果忽視餐後血糖的高峰,可能會損害血管,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和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即使體檢時空腹血糖值正常,但若糖化血紅素A1c(可反映血糖長期趨勢)高於6%,也應進行進一步檢查。
大坂貴史醫生表示,飯後30分鐘內減少久坐時間,對於穩定餐後血糖水平十分有效。只要站起來走動,在室內也可以,就能讓肌肉開始利用糖分作為能量,以預防高血糖。毋須站著或走足30分鐘,只要吃完飯後從椅子上站起來活動3分鐘即可,無論是在家、外出吃飯或在工作場所,都記得保持這個習慣,避免長時間坐著。
預防糖尿病|1. 飯後立即洗碗
如果在家,建議飯後立即洗碗。如果休息時間過長,很容易就會懶得收拾碗筷。洗碗時一邊踮腳能增加運動量。
預防糖尿病|2. 做點其他事情
例如,飯後立即去洗手間刷牙;用拖把擦拭客廳或廚房的地板,以多加走動。
預防糖尿病|3. 慢速深蹲
如果不想「行行企企」,可以做深蹲,扶著桌子或椅子,緩慢地反覆站起和蹲下,能刺激下半身的大肌肉群,使身體更有效地利用糖分作為能量。即使只做1分鐘也好,每天堅持做,就會看到顯著的效果。
預防糖尿病|4. 使用其他樓層的洗手間
午餐後可能需要去洗手間或洗漱。如果在上班或外出,建議使用其他樓層的洗手間,行樓梯到樓上或樓下一層的洗手間。
預防糖尿病|5. 外出用餐後散步
平日上班時如果外出吃午飯,與其在餐廳裡休息到午餐時間完結,不如結帳後出去散散步,然後再回辦公室,在辦公樓層或走廊走動3分鐘也可以。這樣有助提振精神,更好地投入下午的工作。
他補充,沒必要嘗試所有方法,只需選擇最適合和方便自己的方法,盡力而為即可。最重要是改掉「飯後長時間坐著」的習慣,永遠不要讓活動量降到零,才有助穩定血糖值。
預防糖尿病|每日累積多10分鐘運動量 血糖控制更理想
大坂醫生也分享了一個「增加10分鐘」的技巧,在日常鍛煉時間的基礎上增加10分鐘,不必連續,額外的10分鐘活動時間可以分布在全日完成。例如做家務、走樓梯代替搭乘升降機或電梯、搭車時早一站或遲一站下車。透過累積運動增肌減脂,增加肌肉量以提升身體利用糖分的效率,而減脂則令胰島素更有效發揮作用,對於預防高血糖都有幫助。
預防糖尿病|胡亂戒碳水 反增糖尿病風險
除了運動,他也提出了一些飲食上的注意事項。為了避免血糖飆升,需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不過,盲目避免吃碳水實際上是很危險的。米飯、麵包和麵條等穀物雖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但不能極端地完全不吃這些主食。實際上,吃一碗米飯或一片半方包都有益健康,因穀物含有膳食纖維,以及礦物質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此外,持續過度限制攝取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減弱,可能引發糖尿病。
另一方面,要避免飲用含糖飲品,例如果汁、運動飲品和能量飲品,它們會顯著影響血糖。當喝甜飲時,糖分會一次性被吸收,導致血糖水平在短時間內飆升。
餐後血糖多高才正常?解構糖尿病徵兆/併發症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是一種代謝失調的慢性疾病。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人體無法正常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血糖便會上升。血糖過高會引致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長遠更會破壞心血管、視網膜、神經、腎臟等等多個身體系統及器官之機能。
如若空腹血糖水平≥5.6至<7 mmol/L,視為空腹血糖異常;餐後兩小時血糖水平≥7.8至< 11.1 mmol/L,則是血糖耐量異常。兩種情況均屬於前期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大過或等於7 mmol/L,或餐後兩小時血糖高於11.1 mmol/L的人士,則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者初期常見徵狀
- 經常口渴
 - 小便頻密
 - 感到飢餓
 - 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視力模糊
 - 傷口不易癒合
 -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糖尿病常見慢性併發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
-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 腎臟: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癒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專家履歷:大坂貴史醫生
日本綾部市立病院內分泌、糖尿病內科部長,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大學院醫學研究科內分泌代謝內科學講座客員講師。
延伸閱讀:專家揭日坐7小時 壽命每年減28日 3大奪命坐姿易患糖尿病/心血管病
---
相關文章:
糖尿病人可以吃6類食物!逆轉病情不用戒澱粉 水果可以吃這9種
防糖尿病應先吃菜再吃飯?營養師揭4類人不適合 60歲後按這飲食順序更防老化
糖尿病也可吃水果?必吃5款超級水果穩血糖/護心 每日吃1種降壞膽固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