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下心臟病發病率增 拆解4大非典型先兆 睡覺現1狀況增28%風險

更新時間:17:25 2025-10-06 HKT
發佈時間:17:25 2025-10-06 HKT

心臟病發的徵兆必定與胸痛相關?隨著心臟病年輕化的趨勢,有醫生表示,還有一些非典型的徵兆其實與心臟病相關。當中,如發現自己睡覺經常出現1狀況,心臟病風險恐增28%。

心臟病4大非典型先兆 睡覺現1狀況增28%風險

根據英媒《Daily Mail》報道,倫敦帝國學院心臟病顧問專家Rasha Al-Lamee教授表示,近年50歲以下的心臟病發病率不斷上升,不少人也會開始留意一些心臟病常見的徵兆,包括呼吸困難、不明原因的胸痛以及異常疲勞等。

不過,Rasha Al-Lamee教授指出,一半心臟病發作的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幾乎所有患者都有未確診的風險因素,她更建議要特別留意以下心臟病的4大非典型先兆:

 

心臟病4大非典型先兆

心臟病先兆|1. 牙齦疾病

Al-Lamee教授警告,牙齦出血不僅反映口腔衛生不良,還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警號。兩者之間的部分關聯可能是由口腔細菌引起的炎症造成的。惟她補充,目前其因果關係尚未明確。但重要的是,患有牙齦疾病的人通常還會有其他健康問題,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

英國心臟基金會資助的一項研究發現,患有牙齦疾病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機率高69%,從而會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其他研究表明,治療牙齦疾病可以改善動脈功能並減少全身發炎。

科學家認為,這其中的連結在於口腔中數以兆計的細菌。當口腔微生物群平衡被打破,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引發牙齦疾病,並加劇更廣泛的健康問題。這些細菌會滲入血液,引發全身性發炎並損害血管,長期更可能增加動脈中脂肪沉積的積聚,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心臟病先兆|2. 勃起功能障礙

這通常是由血液流動不良引起的,亦是心臟病和中風背後的根本問題。Al-Lamee教授解釋,由於陰莖中的動脈比身體其他部位的動脈更細小,在心臟周圍的較大血管出現壓力之前,為陰莖供血的細小動脈可能已變得狹窄。導致陽萎的血管阻塞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中脂肪堆積)的早期警號,示意可能將會在身體其他部位發生。

2020年在《英國泌尿外科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分析了數十萬男性的數據,發現即使考慮到吸煙、高血壓等因素,患有勃起功能障礙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明顯更高。平均而言,陽萎的男性患冠心病、中風或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約50%。

心臟病先兆|3. 打鼻鼾

在大部分情況下,吵人的鼻鼾聲都是由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引起的,而且鼻鼾聲越大,風險越高。Al-Lamee教授表示,雖然打鼻鼾本身與心臟病沒有直接關係,但睡眠窒息症卻不然,因為它與肥胖和其他代謝狀況有關,因此打鼻鼾應該成為心臟病的警號,尤其是當肥胖等風險因素沒有控制好。

在2022年的一項涉及15萬多名患者的研究回顧發現,打鼻鼾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比不打鼻鼾者高28%。

心臟病先兆|4. 手腳冰冷

Al-Lamee教授表示,當氣溫下降時,血管會自然收縮,血壓升高,迫使心臟更努力地將血液泵送到全身。為了保護大腦、肺、腎臟等重要器官,四肢的血液循環會減少,導致手腳蒼白、發青、麻痺或刺痛。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只是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但如果心臟出現問題或血液循環不良,其影響可能會更加放大。

心臟病發作可能出現哪些徵兆?

心臟病是港人10大死因第3名,僅次於癌症和肺炎, 佔總登記死亡人數的12.8%。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在各種心臟病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是引致心臟病死亡的主因。其成因是膽固醇層在冠狀動脈內壁積聚,令動脈管腔收窄,以致心肌的血液供應減少,導致運動時出現心絞痛。

心臟病症狀及病發徵兆:

  • 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往往會在劇烈運動後產生壓迫性的心絞痛,痛楚可擴散至手臂、肩膀、頸部和下顎,但休息後便會有所好轉。
  • 病人在心臟病發時,心絞痛的程度會加劇,時間也會延長。
  • 其他可能出現的病徵包括心律紊亂、暈眩、出汗、噁心和四肢無力,心臟衰竭的病人更會氣促和雙腳水腫。

延伸閱讀:必吃18種食物天然降血壓 黑朱古力/奇異果上榜 飲1款果汁2小時內降壓護心

---

相關文章:

打鼻鼾易患中風/心臟病 專家警告2類女士高危!每日這樣動舌頭助止鼻鼾

有蛀牙更短命?研究揭口腔不潔恐生6大惡果 死亡風險增5成

手腳冰冷恐血管硬化?自測「隱性易寒體質」6大徵兆 防中風心臟病

看臉部自測心臟病先兆?出現3種皺紋恐中招 中醫教按2穴位養心通經絡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