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超加工食物更早死 研究揭死亡風險增19% 12種食物添加劑最毒最傷身

更新時間:20:35 2025-09-12 HKT
發佈時間:20:35 2025-09-12 HKT

好吃的食物總不太健康,例如即食麵、加工肉、甜品、珍珠奶茶等,卻總令人忍不住想吃。一項最新研究檢測了超加工食物及當中常含有的食物添加劑,例如味精、糖精、蔗糖素、增稠劑等,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發現超加工食物佔日常飲食比例更多,導致過早死亡的機率高達19%。其中有一些食物添加劑最毒最傷身,一吃就會增死亡率。

常吃超加工食物更早死 研究揭死亡風險增19%

德國基森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超加工食品(UPF)是指即食食品,通常脂肪、鹽和糖含量高,膳食纖維、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含量低。目前,全球不同國家如巴西、法國、日本等的營養指南都建議限制超加工食物攝取量。他們希望探討超加工食品及當中所使用的食物添加劑與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研究結果發表於《eClinicalMedicine》期刊。

根據國際間廣泛使用的「NOVA分類」,超加工食品可透過使用預先定義的超加工標記物(MUP)來檢測。MUP即為各種食物添加劑,如果在食品中發現至少1種,則屬於超加工食品。研究人員將57種MUP分成9類:調味劑、增味劑、食用色素、甜味劑、加工助劑、不同種類的糖、改質油、添加蛋白質和添加纖維。

研究有何發現?

 

研究納入了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 study)中的186,744名參加者的飲食和健康數據,平均年齡58歲,當中排除了體重意外減輕(可能代表癌症、慢性器官衰竭、虛弱等疾病狀態)、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病史等參加者,因為他們可能容易過早死亡。

    研究結果:

    • 在平均11年的追蹤期內,有10203名參加者死亡。
    • 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與全因死亡率顯著相關,當佔總食物攝取量多於18%,死亡風險上升;攝取量達50%時,死亡風險為1.19倍。
    • 在MUP類別中,佔總食物攝取量百分比最高的為調味劑,平均為13.6%,其次為加工助劑(7.6%)和食用色素(5.6%)。
    • 在超過特定攝取量後,調味劑(10%)、增味劑(0%)、食用色素(3%)、甜味劑(0%),以及不同種類的糖(4%),均與全因死亡風險呈現顯著線性關聯。
    • 研究進一步確定了12種MUP與全因死亡率上升有顯著相關,包括增味劑中的谷氨酸(味精)和核糖核苷酸;屬於甜味劑的乙醯磺胺酸鉀、糖精和三氯蔗糖(蔗糖素);加工助劑中的抗結塊劑、固化劑和增稠劑;以及屬於各種糖類的果糖、轉化糖、乳糖和麥芽糊精。
    • 攝取含有膠凝劑的食物與死亡風險呈負相關,可能部分歸因於果膠的使用,它是一種可能具有潛在健康益處的纖維性的膠凝劑。

    研究人員表示,以往的研究已經表明,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與多種代謝、血管和心理疾病相關,而攝取人工食品添加劑可導致一系列不良健康後果,包括暴飲暴食、體重增加和肥胖、腸道菌叢變化、行為變化如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和自閉症譜系障礙、致癌和過敏的發生。是次研究則表明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與全因死亡率密切相關,並提出多種影響最大的食物添加劑。未來的研究應聚焦在這些食物添加劑對健康的其他影響及背後的機制。

    延伸閱讀:罐頭湯高鈉高脂恐致高血壓?營養師推介23款較低脂罐頭湯

    ---

    相關文章:

    營養師揭5種「健康」食物屬超加工 恐致癌/糖尿病/中風 這種奶上榜

    吃烏冬易水腫血壓高?鹽分相差1000倍?營養師比拼11款 推介6款低鈉/零鹽烏冬麵食

    7大「不油膩」食物實則極高脂!營養師揭吃1種燕麥 反增膽固醇血糖飆升

    消委會即食麵|比拼19款麵餅鈉含量可相差79倍!出前一丁較低鈉?吃素麵反而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