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肌肉流失快易跌倒骨折 醫生教5動作自測肌力/平衡力 單腳站立多少秒才合格?

更新時間:12:15 2025-08-06 HKT
發佈時間:12:15 2025-08-06 HKT

50歲後肌肉量會逐漸流失,導致肌力和平衡力下降,增加跌倒、骨折等風險。有醫生教做5大運動自測肌肉力量,多練習更可改善肌肉流失的情況,當中包括單腳站立要做夠幾多秒才合格?

50歲後肌肉流失易跌倒骨折 醫生教5動作自測肌力

根據《Everyday Health》報道,肌力訓練是維持健康與身體功能的關鍵,而隨著年齡增長,肌力訓練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帶氧運動。強化肌肉能有效對抗隨年齡增長的肌肉與骨質流失,從而保持日常活動能力並降低受傷風險。

骨科和急診醫學副教授Melissa Leber與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認證私人教練Susane Pata推薦以下5項居家運動,方便中老年人士自我評估平衡能力、肌力強度、下肢力量、核心肌群及上半身肌肉強度。

5種運動自測肌肉力量:

1.單腳平衡測試

步驟:

  • 從站立姿勢開始,將身體重量轉移至單腳,另一隻腳抬離地面數cm。
  • 啟動計時器後,觀察能否在不倚靠牆壁或椅子的情況下保持平衡達1分鐘。
  • 完成後換腳重複相同測試。

2.坐立測試

此測試以10分為滿分,目標是完全不依靠輔助完成以下動作,即可獲得滿分:

  • 保持站立姿勢,將一腳交叉於另一腳前方,緩慢地以盤腿姿勢坐至地面。
  • 過程中若使用手部、膝蓋、前臂或其他身體部位輔助,每次需扣1分。
  • 坐定後,將重心移至腳部並恢復站立姿勢,同樣地,每次借助外力都需扣1分。

3.靠牆深蹲

步驟:

  • 背靠穩固牆面站立,雙腳向前移動約30cm。
  • 背部沿牆面下滑至臀部與膝蓋同高、膝蓋位於腳踝正上方。
  • 啟動計時器維持此姿勢,建議至少保持30秒以上。

4.平板支撐

步驟:

  • 以雙手撐地,手腕位於肩膀正下方,雙腿向後伸直,腳尖觸地。
  • 保持頭頂至腳跟呈一直線,收下巴使視線自然朝向地面,避免低頭,收緊臀部和腹部核心肌群。
  • 啟動計時器維持標準姿勢,建議至少堅持30秒。

5.掌上壓

步驟:

  • 起始姿勢與平板支撐相同,雙手與腳尖著地。
  • 進行動作時,手肘緩慢向後彎曲,與軀幹呈45度角,將胸部下壓至接近地面,保持腹部收緊、背部平直,稍作停頓後將身體推回起始位置。
  • 建議目標為連續完成10次標準動作。

Melissa Leber表示,無法完成以上所有測試也無需擔心,每個人的體能狀況都不同,若以往未持續進行肌力訓練,做起來自然會比長期鍛煉者更具挑戰性。建議將測試結果作為當前肌力水準,透過數個月的訓練後再次檢測,即可明顯看出進步幅度。

進行這些測試只需準備計時器與穩固的牆面,若需要進行地面動作可鋪設瑜伽墊,亦建議赤腳或穿著舒適的運動鞋,以確保動作準確性與安全性。

肌力訓練有助保護大腦/預防肌少症?

私人教練Melissa Boyd指出,從30歲開始,人體每10年會流失約3-8%的肌肉量,而肌肉流失將增加生活質素下降,以及因虛弱導致跌倒並住院的風險。雖然老化過程無可避免會造成肌肉流失,但肌力訓練能有效減緩這個現象,更能避免患上肌少症。

Melissa Leber則表示,強化肌肉的同時也能增強骨骼與關節,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症,更能改善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的平衡感與空間感知能力,且這三者相輔相成帶來更多益處。此外,年輕時肌肉與韌帶較為柔軟有彈性,但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變得僵硬,不僅更容易受傷,復原所需時間也更長,而強健的肌肉能提升預防傷害與加速復原的能力。有研究分析39項針對50歲以上族群的研究後發現,阻力訓練與記憶力改善具有關聯性,且無論受試者原本是否有認知問題顯示,都能改善大腦功能。另一項研究也發現,阻力訓練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記憶能力。

資料來源:《Everyday Health》

延伸閱讀:自測40歲後12大初老徵兆 毛巾難扭乾恐中招!營養師教必吃6類食物增肌力/抗衰老

---

相關文章:

長者患肌少症易骨折 專家教3個家居運動增肌 腰膝痛/體弱也做到

80%長者跌倒骨折 恐已患肌少症!專家教自測6大徵兆 3方法及早發現

40歲後肌肉漸流失 醫生教這樣吃雞蛋 增肌延壽/防腦退化|附5款雞蛋食譜

自測50歲後3大衰老徵兆 背部現1特徵最高危 這樣躺平1分鐘竟可抗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