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可抗胰臟癌?研究揭1種天然代糖加1物 不傷腎臟殲滅癌細胞
發佈時間:12:15 2025-07-30 HKT

胰臟癌是本港第4位的致命癌症殺手,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到疾病中後期才被發現,治療/預後/存活率皆不佳。平凡的天然代糖,近日竟被發現是抗癌新希望?一項日本新研究指,1類零卡天然代糖——甜菊經過發酵後,有效殺胰臟癌細胞,或為胰臟癌帶來逆轉。當中,代糖抗癌的原理是甚麼?又要經甚麼步驟才有效殺死惡性癌細胞?
甜菊具抗癌/抗氧化特性 可殺死胰臟癌細胞
據《Science Alert》報導,日本廣島大學一項新研究指出,一般用以製作零卡甜味劑的南美植物——甜菊(Stevia),或可殺死胰臟癌細胞。甜菊以其天然甜味為人所知,常見於超市代糖貨架上,但甚少有人將其視為有藥用價值之物。雖然在過往研究中,已有發現甜菊具抗癌/抗氧化特性,但往往需要高劑量才能影響癌細胞。於是廣島大學的研究人員想到了以下的實驗方法:
- 研究團隊使用一種發酵食品中常見的「植物乳桿菌 SN13T」的菌株去發酵甜菊;
- 發酵過程產生了一種「綠原酸甲酯」(chlorogenic acid methyl ester, CAME)化合物,抗癌效果遠比未發酵的甜菊萃取物強勁;
- 導致大量胰臟癌細胞死亡,但健康的腎臟細胞卻沒受損害。
發酵甜菊化合物誘導「細胞凋亡」
研究團隊認為,「綠原酸甲酯」 正是殺癌效果的關鍵,不但能減緩癌症進展,又能促使惡性細胞自我毀滅,當中的原理及機制包括:
- 在癌細胞生命週期的特定階段阻斷其生長及增殖,誘導「細胞凋亡」(apoptosis)——當細胞受損或不再需要時會自我毀滅;
- 或能改變癌細胞的基因編程,既激活促進細胞死亡的基因,同時抑制那些幫助癌細胞生長和存活的基因。
發酵提供更強保健特性 或逆轉胰臟癌
研究團隊指,常見的發酵例子為乳酪、泡菜和酸種麵包,發酵不僅是烹飪技術,更能將植物化合物轉化為新的生物活性分子。甜菊殺死癌細胞同時保護健康細胞的特性,團隊發現發酵能釋放潛在益處:
- 發酵甜菊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強於未發酵版本。
- 發酵甜菊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強於未發酵版本。因為氧化壓力與癌症及其他疾病相關,通過有效中和自由基,發酵萃取物可保護健康細胞。
- 例子:相較於原始形態,發酵大豆和人參能提供更強的保健特性。
惟團隊強調,以上結果均不是動物或人體研究,僅是來自實驗室培養的細胞結果,存在著實際限制。研究凸顯了日常食物及天然微生物,作為新藥未開發資源的潛力;也反映出人們利用有益細菌從植物中創造強效化合物——「微生物生物轉化」(microbial biotransformation)日益增長的興趣。
甜菊是甚麼?
食安中心資料指出,代糖「甜菊醇糖苷」是天然的植物源性物質,由甜葉菊(又名甜菊)的葉子提取及淨化而成,通常含有大量甜菊糖苷及瑞鮑迪甙A,並有小量其他糖苷。甜葉菊原產於南美洲,數百年來,巴西人及巴拉圭人一直以甜葉菊的葉子作為茶和食物的甜味劑,又使用甜葉菊作為草藥治療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壓等疾病。直至70年代,甜菊醇糖苷這種甜葉菊提取物才首度作為甜味劑在日本出售。
甜菊醇糖苷有不同味道
成份天然是甜菊醇糖苷的優點,但與砂糖相比,甜菊醇糖苷一般在入口後散發甜味的速度較慢,而甜味亦較持久。此外,每種甜菊醇糖苷可能會有不同的味道,例如甜菊糖苷略帶草藥味,瑞鮑迪甙A具有清新的甜味,其他次要的甜菊醇糖苷則會有苦澀或類似甘草的後味。
甜菊醇糖苷的安全問題
國際及各國食物安全當局基於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甜菊醇糖苷的毒性偏低,不會損害人類基因或令人類患癌,確定甜菊醇糖苷是安全的。直至目前為止,甜菊醇糖苷已獲中國內地、日本、韓國、美國、澳洲及新西蘭等多國批准使用。甜菊醇糖苷的每日可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4mg。由於食物中只會使用小量甜味劑,正常食用含甜菊醇糖苷的食物不會超出甜菊醇糖苷的每日可攝入量。
「癌王」胰臟癌有何症狀?
胰臟癌是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症狀通常在癌細胞擴散後才會出現,而化療等治療/預後情況不佳,確診後存活率低。根據醫管局資料,胰臟癌是本港第4號致命癌症。胰臟位於腹腔深處,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導致當出現胰臟癌時,其位置較隱蔽難發現,加上胰臟癌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不少病人到胰臟癌晚期才察覺患病,影響生存率。即使胰臟癌可以進行手術切除,復發的風險也比一般癌症高。若身體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患上胰臟癌的警號:
- 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並會反射至背部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
- 出現黃疸、皮膚搔癢、大便呈陶土色
- 體重短時間內銳減
- 上腹部出現固定、堅硬的腫塊
- 腹水
- 胰臟癌患者較常出現以下併發症:
- 黄疸
- 當腫瘤擴大壓迫神經,腹痛會加劇
- 嚴重體重下降,進食情況差的病人可能需要鼻胃管餵飼或靜脈輸入營養補充品
如何預防胰臟癌?
胰臟癌的成因仍未完全明瞭,有可能是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大部份的胰臟癌指的是來自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雖然不能完全防止胰臟癌產生,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有助於降低風險:
- 戒煙:吸煙的煙霧中含有致癌物質,可以破壞DNA調節細胞的生長
- 保持健康的體重:體重過高增加患上胰臟癌的機會,如果需要減肥,建議採取漸進和健康的方式,以達到目標
- 經常做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減少患上胰臟癌的機會
- 健康飲食:多進食水果,蔬菜和低動物脂肪食品可以减少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避免接觸危險化學品,或使用適當安全措施
資料來源:《Science Alert》、醫管局、食安中心
延伸閱讀:胰臟癌末期可逆轉?病人靠3招抗癌續命10年 醫生教必吃5類食物防癌
---
相關文章:
胰臟癌難察覺?身體現1先兆患病率高6倍 醫生教必吃1類蔬菜降20%風險
曾患這種病更易患胰臟癌!醫生警告患癌機率2年內增19倍 多吃1類蔬果降20%風險
醫生教自製蔬菜汁逆轉糖尿病 每早飲1杯防三高 降患胰臟癌風險|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