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港人患高血壓 專家教吃6種食物天然降血壓 起床後喝1匙這果汁即見效!
發佈時間:11:23 2025-07-27 HKT

【高血壓/降血壓】本港有近30%港人患有高血壓,而高血壓可導致中風、心臟病、腎衰竭等致命疾病,絕對不容忽視。有醫生分享多個降血壓的日常飲食貼士,並建議可吃6種有利血壓穩定的食物,包括黑朱古力及一種特別花生。
推介6大降血壓食物 花生這樣吃也有效
據日媒《介護ポストセブン》報道,綜合診療醫生德田安春與日本齒科大學內科教授渡邊尚彥受訪問時一致認為,左右血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飲食習慣,雖然有些食物要減少攝取,但有很多幫助降血壓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務必要多吃,他們更推薦了以下6類有助降血壓的食物:
甚麼食物可以降血壓?
6大降血壓食物
1. 青梅精華
美國天普大學、大阪河﨑復健治療大學及和歌山工業高等專門學校在2023年合作的研究證實,青梅的梅肉精華能抑制誘發高血壓的內分泌激素「血管收縮素Ⅱ」,並預防心血管疾病。因為青梅含多酚類成分,有助於抑制血壓和血糖的上升。
2. 菇類
2023年發表於《Psychotherapy Research》期刊的論文指出,在飲食中加入菇類,可能有助降低血壓。菇類含豐富膳食纖維、鉀、生物活性化合物等,有助抑制攝取脂質,幫助排出多餘鈉質,放鬆血管,降低血壓。
3. 帶衣花生
渡邊教授的實驗顯示,每日起床吃20粒帶衣花生,3至4周後血壓下降且效果持續。因為花生皮中含有多酚,具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功效。而食用花生時,要選擇帶皮花生,避免食用加鹽或油炸的花生。
4. 檸檬汁
渡邊教授的實驗顯示,高血壓患者起床3小時後飲一大匙檸檬汁,血壓可降13mmHg。因為檸檬含有鉀和多酚,幫助調節血壓。
5. 提子汁
渡邊教授的實驗顯示,每日分3次飲用200ml的純提子汁,血壓下降4mmHg。原因是提子含有多酚,但由相同成分製成的紅酒卻不能喝,因為酒精通常含有乙醛,乙醛會令血壓升高,故會抵消攝取多酚的作用。
6. 黑朱古力
渡邊教授的實驗顯示,患者持續18個月食用低糖低脂黑朱古力,血壓下降2.9mmHg。黑朱古力內的可可,含有抗氧化劑類黃酮,或有助降血壓。
為何早餐減鹽可控制血壓?
德田醫生指,進食時機都會影響血壓,事關有研究證實「早晨減鹽」對控制血壓特別有效。起床後,人體會分泌更多腎素、醛固酮、腎上腺素等升高血壓的激素,以保持身體活力。其中醛固酮會儲存體內的鈉,容易導致血壓升高,故吃一個低鹽早餐,對控制血壓的幫助更大。
4大飲食禁忌 易致血壓上升
飲食禁忌|1. 不吃早餐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於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將受試者按吃早餐頻率分為4組:
- 每周0-2次
- 每周3-4次
- 每周5-6次
- 每日都吃早餐
研究發現,每周0-2次組別相比起每日吃早餐者,腦出血風險高出36%。不吃早餐會令空腹壓力刺激交感神經,分泌收縮血管的激素導致血壓上升。
飲食禁忌|2. 過量飲酒
美國腦中風學會2016年一項研究顯示,將飲酒量分飲酒量分為4個等級:
- 輕度(每日少於1杯)
- 中度(每日1-2杯)
- 高度(每日2-4杯)
- 重度(每日4杯或以上)
結果顯示,重度飲酒者腦出血風險為輕度者的1.6倍。
飲食禁忌|3. 餐餐加鹽
美國杜蘭大學公衛學院研究於2022年發表的研究,追蹤約17萬成人發現,用餐時「總是在食物上撒鹽」者,比「從不或極少加鹽」者心臟病風險高出21%。
飲食禁忌|4. 食用超加工食品
西班牙的一項2019年研究顯示,針對5,373名成人分析發現,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越高,舒張壓數值傾向越高,高血壓風險增加21%。
哪些人對鹽更敏感 容易血壓上升?
德田醫生指,有研究表明,有些人的血壓容易受到鹽攝取量的影響,而有些人則不會。這被稱為「鹽分敏感度」,由遺傳和種族決定。例如非裔美國人容易在體內儲存鹽分,導致血壓上升;而白人則較易排出鹽分,血壓難以升高。惟目前尚無確實測試方法能夠明確測量個人的「鹽分敏感度」,因此日常生活有意識地控制並減少鹽分攝取,是降低血壓的最直接途徑。另外,最好選用天然鹽、而不是精製鹽,因為天然鹽含有鉀和鎂,有助排出體內的鈉,控制血壓。
要留意,近年有不少標榜低鹽的調味品和食品,但實際上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德田醫生指,很多人以為低鹽食品較安全,所以不好好控制份量,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其實一些標榜低鹽的加工食品含有大量添加劑,或有致癌和動脈硬化的風險,吃低鹽食品時也要好好控制份量。
甚麼是高血壓/高血壓前期?
根據香港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本港15至84歲非住院人口之中,有29.5%患有高血壓;15至84歲人口平均每日進食的鹽分達8.4g,是世衞建議的每日食鹽總攝入量的168%。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如果血壓上升並持續處於高水平,可能會引致中風、冠心病、心臟衰竭、慢性腎病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導致早逝。
- 成年人收縮壓持續處於140mmHg或以上,或舒張壓持續處於90mmHg,便是患上高血壓。
- 若收縮壓處於120至139mmHg之間,或舒張壓處於80至89mmHg之間,則屬於前期高血壓,應多加注意。
高血壓的成因是甚麼?
- 約90%的高血壓人士患病原因不明。這類高血壓稱為「原發性高血壓」,成因可能與遺傳有關。「原發性高血壓」通常在中年後出現。
- 另外的10%高血壓人士可能因為其他疾病導致高血壓,如腎病或內分泌失調。這類高血壓稱為「繼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的併發症是甚麼?
患上高血壓而不加以治療或控制,可導致嚴重後果、甚或致命,包括:
- 冠心病和心臟病發作
- 心臟衰竭
- 中風
- 視網膜血管病變
- 腎衰竭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衞生署
延伸閱讀:高血壓飲食不只減鈉 盤點7種降血壓碳水食物水果每日2杯果汁都有效
---
相關文章:
最佳降血壓運動不是跑步游水?專家教做3大居家運動 做45秒也有效?
降血壓|誤喝3大「健康」飲品恐血壓飆升 這種茶都上榜 營養師推薦3大天然飲品降血壓
醫生推薦5種運動降血壓最有效!這種可在家做 每周做30分鐘也有效?
降血壓飲食|營養師教8招飲食減鈉 防中風/腎病/胃癌 哪類人忌用減鈉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