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傑JJ自爆心臟出問題 醫生拆解病情輕重 盤點40歲後常見3大心臟病

更新時間:16:15 2025-07-14 HKT
發佈時間:16:15 2025-07-14 HKT

林俊傑(JJ)昨日(13日)於演唱會透露,去年被診斷心臟出現問題,現時每日都要食藥控制病情,引起網民大為關注JJ林俊傑的健康。對於林俊傑的心臟病病情,有醫生分析指,如林俊傑般的中年男性主要容易患上3種心臟病,因此中年男士應多注意身體。

林俊傑自爆患心臟病 需每日食藥控制病情

44歲的林俊傑(JJ)昨日(13日)於北京鳥巢展開「JJ20 FINAL LAP」世界巡迴演唱會的尾場,尾聲分享感想的環節之中,林俊傑透露自己於2024年4月,被診斷出有心臟病,現時每天要靠藥物維持。林俊傑慨嘆從來沒有想過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更表示:「在那一刻我第一次覺得,生命的沙漏加速著,我還能唱多久,這個問號, 突然變得好真實。」

不過,林俊傑不放棄並指:「我告訴自己,就算心跳亂了節奏,我還是會繼續努力」。JJ的經理人公司表示,他一直有定期接受醫生檢查,巡演結束後將安排更多休息時間,完成手邊工作後好好養身體。

林俊傑在演唱會透露患有心臟病:

 

男士40歲後易患甚麼心臟病?

心臟科醫生劉中平接受台媒《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像林俊傑般的男士在踏入40歲後,主要經常出現以下3類心臟病:

1. 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病)

即心臟血管產生斑塊、血管出現硬化現象,症狀為胸悶等,有些甚至是無症狀,直到健檢才發現動脈血管異常。此時用藥為阿斯匹靈類的抗血小板用藥。

2. 心律不整

症狀為心悸、心臟異常跳動、頭暈。

3. 心臟瓣膜疾病

例如瓣膜閉鎖不全、狹窄等情況。

劉中平醫生指,目前雖不清楚林俊傑的心臟病的詳細病情,但據林俊傑透露目前可藉由服藥控制情況,因此估計他的心臟病病情應尚在可控階段。

心臟病成港男頭號殺手 年殺3,874港男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心臟病在本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的第3位,也是香港男士的頭號殺手之一,在2022年本港有3,874名男性登記死亡個案是死於心臟病。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死亡及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預測了未來10年本地陸非住院成年人士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和心臟衰竭。結果顯示,在40至74歲人士中, 屬高風險的比例為18.4%。 屬高風險的男性(34.0%)比例遠高於女性(4.9%) ,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

冠心病/心律不正/心臟瓣膜病有何常見症狀?

港安醫院資料指出,冠心病、心律不正、心臟瓣膜病的症狀如下:

冠心病症狀

  • 胸痛或胸悶:感覺胸口壓迫、灼熱或刺痛,特別是在運動或情緒緊張時加劇。
  • 氣促:由於心臟無法有效泵送血液,患者可能在休息或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
  • 極度疲勞:血液循環不良會導致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造成異常疲倦。
  • 頭暈或昏厥:由於腦部供血不足,患者可能感到暈眩甚至失去意識。
  • 手腳或下肢水腫:血液循環受阻可能導致體液積聚,導致腳踝、腿部或手部腫脹。

心律不正症狀:

心律不正是指心臟跳動過快、過慢或不規律,可能由電信號異常、心臟結構問題或其他疾病引起,症狀包括:

  • 心悸:感覺心跳不規則、過快或突然「停頓」。
  • 頭暈/暈厥:心跳過慢(如心搏過緩)可能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發頭暈甚至短暫失去意識。
  • 胸悶或不適:心跳異常可能影響心臟供血,導致胸部壓迫感或疼痛。
  • 運動耐力下降:患者可能在輕微運動時感到氣促、乏力或疲倦,無法長時間活動。

心臟瓣膜病症狀:

心臟瓣膜病影響心瓣的正常開合,導致血流受阻或倒流,可能引發以下症狀:

  • 呼吸困難:活動或平躺時更為明顯,因血液回流問題影響肺部循環。
  • 心悸或胸悶:瓣膜異常可能導致心律不穩或心臟負擔增加。
  • 下肢水腫與體液滯留:特別是腳踝或腿部腫脹,嚴重時可能影響腹部。
  • 頭暈/昏厥:因心臟無法有效供血至大腦,患者可能出現暈眩或短暫意識喪失。
  • 極度疲倦與活動耐力下降:即使是日常活動,也可能感到異常疲倦。

資料來源:《三立新聞網》衞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港安醫院

延伸閱讀:膽固醇正常亦易患心肌梗塞?醫生教護心5招 必吃1物抗炎/益腸胃

---

相關文章:

天氣炎熱易誘發心血管病!專家教夏天做好護心6件事 1原因多吃紅色蔬果

天氣熱易低血壓!醫生揭2大心血管求救信號 高血壓患者亦高危?

專家嚴選10大最強通血管食物 護心血管降血壓防中風 牛油果/洋蔥不入三甲?

想長壽養生必學日式步行法 研究揭每天做30分鐘 心血管年齡逆轉10歲|附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