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錯過大腦排毒黃金時段!這時間入睡最防腦退化 醫生教1種睡姿功效加倍!

更新時間:11:53 2025-07-10 HKT
發佈時間:11:53 2025-07-10 HKT

要避免晚年患上腦退化症(認知障礙症),有醫生指出,有1個睡眠時間屬於大腦排毒黃金時段,而在這個時間前入睡更能預防腦退化,若配合1種睡姿大腦排毒的功效更可加倍。

別錯過大腦排毒黃金時段 這時間入睡最防腦退化

神經內科醫生陳韋達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指出,有研究發現,人體大腦具備膠淋巴系統,屬於排毒系統,該系統會在晚上11點啟動運作,專門清除日間累積的毒性蛋白質,包括與腦退化症密切相關的類澱粉蛋白。在晚上11點至凌晨2至3點則為大腦排毒效率最高的黃金時段,因此建議最遲應於晚上11點前入睡,並確保連續7小時的完整睡眠。

甚麼睡姿最有效大腦排毒?

除了晚上11點前入睡有助大腦排毒,陳韋達醫生也建議,睡覺時睡姿採取側臥姿勢最好,無論左側或右側都能有效提升排毒的功效,其效果優於平躺,而俯臥則是不理想的睡姿。此外,連續不中斷的睡眠品質至關重要,若因頻尿等問題導致睡眠中斷,將大幅降低大腦夜間排毒的實際效果。

腦退化症早/中/晚期有何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

1. 早期症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症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常見症狀包括失去短期記憶;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學習新事物及跟隨複雜指令感困難;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 中期症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症狀包括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 晚期症狀(第5年後)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症狀包括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生理時鐘混亂。

10大方法助護腦 可多補充6類營養素

根據醫管局資料,大多數造成認知障礙症的原因是無法預防的,而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健康飲食和定期運動,可以減少由中風引起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的風險。雖然暫時未能根治,而以下10個簡單有用的方法,保持大腦的健康,將能有助減低患病的機會:

有何方法保護大腦?

 

 

10大護腦方法:

1.常用腦袋

  • 鍛鍊腦筋的遊戲:例如打麻將。
  • 知識學習的活動:例如閱讀、繪畫、書法或其他興趣小組的課程。
  • 多做運動:例如參加太極班舞蹈、健康操、游水等。
  • 多參加義務工作,認識社區。
  • 擴闊生活圈,多與朋友見面和互動。

2.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日常飲食必須讓大腦攝取充足的營養,均衡選擇食物和份量至為重要。各類食物所含的營養不同,長者可依從健康飲食金字塔進食各類型的食物,以吸收不同的營養素,供應大腦及身體所需。

a.碳水化合物

作為人體主要能量來源,碳水化合物能提供必需熱量,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穀物類食物包括粥、米粉、麵條、米飯、餅乾及麵包等;根莖類蔬菜則有薯仔、番薯、粟米及蘿蔔等。

b.蛋白質

蛋白質作為人體細胞生長與修補的重要營養素,不僅幫助製造腦神經的傳導物質,更能有效維持肌肉質量。主要蛋白質來源包含肉、魚、海鮮、蛋、豆腐、豆類。

c.Omega-3

具有抗氧化特性,能有效預防細胞發炎,更有助保護心血管、神經系統及腦部健康。而優質Omega-3來源包括,鰽白、鮫魚、三文魚、沙甸魚、吞拿魚、銀鱈魚、比目魚、鱸魚及海鮮如蠔、青口、蝦、亞麻籽油、芥花籽油、黃豆油、亞麻籽、黃豆、合桃、杏仁。

d.膳食纖維

主要攝取來源包括燕麥片、各類新鮮蔬果、豆類製品,以及菌類,例如冬菇、木耳,還有藻類,如海帶和紫菜。這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具有控制血脂和膽固醇的功效,能有效降低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風險。

e.抗氧化營養素:維他命A、C、E

主要可從各類新鮮蔬果、果仁、全穀麥類中攝取。這些營養素能消除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保護腦神經及細胞,亦有助保持心血管健康。其中維他命E更幫助製造細胞膜,保護腦神經及細胞。

f.維他命B6、葉酸維他命B12

維他命B6主要存在於乳製品、肉類、魚類、深綠色蔬菜及全穀類,這種營養能幫助製造神經傳遞物質。此外,葉酸以動物肝臟、綠葉蔬菜和豆類含量最豐富;維他命B12則富含於乳製品、肉類、肝臟、魚類及蛋類。三者聯合作用更有助保護腦神經線及細胞,亦有助改善記憶力。

3.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可以刺激腦部,讓人產生愉悅、滿足感,減緩神經細胞流失的速度。養成運動的習慣,例如每天步行三十分鐘。即使只是散步、爬樓梯或做家務,同樣有健腦作用。除此之外,氧氣和「葡萄糖」是腦部最基本的必需能源,所以運動不但增加血流量到腦部,還可增加血的供應量。

4.社交活動

多參與社交活動,避免人際孤立或退縮。文獻證實,常與家人、親友、鄰居、同事往來的互動者,除延遲心智衰退外,壽命也會較長。

5.心境開朗

研究發現,長期處於壓力荷爾蒙下會造成神經元的大量死亡,導致腦部海馬體等區域的萎縮。因此應該學習壓力調適的知識及技巧,如練習放鬆、正向思考和自我肯定等。

6.充足睡眠

每天維持足夠睡眠時間,同時需保持良好睡眠品質與環境。若無法充分休息,大腦的疲勞難以恢復,記憶力及注意力等功能受損,中風機會亦隨之增加。

7.遠離煙酒

不要抽煙、酗酒與吸毒,以免破壞腦部生化機制的平衡,引發器官和身體組織的病變。

8.注意體重及血壓

避免吃肥膩食物以防止患上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以上疾病會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應隨時留意自己的體重、血壓、血糖、膽固醇等指數是否在標準範圍,必要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切勿輕視其併發症對大腦的潛在威脅。

9.定時進食

三餐依時進食可以減少腦部營養不平衡的情況。一些研究指出「肚餓」的感覺會引起煩躁,情緒不安的反應。研究亦指出,吃早餐能幫助集中精神,因為腦細胞是依賴葡萄糖作燃料,經過一晚休息後,血液中的葡萄糖會較低,因此養成進食早餐的習慣對維持腦部健康亦非常重要。

10.保護大腦免受外來撞擊

保護頭部腦袋,降低大腦遭受意外傷害的風險。

資料來源:《小宇宙大爆發》醫管局

延伸閱讀:記性差/反應慢因大腦堵塞?醫生教4按摩步驟助大腦排毒 防腦退化/柏金遜病

---

相關文章:

常吃1類主食加速腦退化易上癮 醫生教吃8種食物幫大腦排毒 多吃菇菌增記憶力!

腦退化症|40歲起腦細胞始退化 哈佛揭4大惡習加速大腦萎縮 不愛社交也易腦退化?

認知障礙症難預防?醫生教3招清除「大腦垃圾」 喝這種飲品腦退化風險降30%

失眠救星!專家教11招放鬆大腦加快入睡 更防睡眠窒息症 睡前不能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