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4大後遺症 易跌倒抽筋 嚴重腦退化恐腦缺血亡 分辨4類症狀加快康復

更新時間:20:00 2024-02-07
發佈時間:20:00 2024-02-07

中風為本港第4號「致命殺手」!醫管局指,近年有數據顯示,中風患者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腦中風可引發多種後遺症,其中4種情況與患者的康復息息相關,包括:肌肉痙攣、肌肉鬆弛、認知功能障礙、單側忽略。究竟如何分辨各類症狀?

腦中風後遺症|1. 肌肉痙攣(抽筋)

  • 定義:「中風性肌肉痙攣」是指腦中風後患側肌肉的張力增加。
  • 成因/症狀/影響:人體倚賴不同肌肉的平衡來保持正常的姿勢和活動。然而,當腦中風導致控制肌肉運動的腦細胞受損時,由於缺乏正常的腦部指令,患側容易出現肌肉張力異常,因此無法維持正常的姿勢和活動。其中最常見的是上肢屈曲性痙攣和下肢伸直性痙攣。

腦中風後遺症|2. 肌肉鬆弛

  • 定義:「中風性肌肉鬆弛」是指腦中風後患側肌肉張力變得鬆弛。這種情況最常見於上肢和腳掌,導致它們鬆弛下垂。
  • 成因/症狀/影響:腦中風後,肌肉張力的變化可能隨著病情的性質和進展而改變。例如,在中風初期,肌肉鬆弛和乏力是常見的,但這種情況可能會逐漸轉變為正常的肌肉張力或痙攣。

【同場加映】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 成因及特徵

腦中風後遺症|3. 認知功能障礙

  • 患者可能出現昏迷、意識混亂、口齒不清、記憶力和智力下降,甚至可能不察覺患側身體的存在。
  • 常見症狀:有些患者的認知能力會受到腦中風的影響,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觀察力和分析能力減弱等。
  • 嚴重症狀:嚴重情況下,可能出現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 Dementia)。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約佔本地認知障礙症(俗稱老年癡呆症)病例的22%。當腦部發生缺血時,腦細胞因缺乏氧氣而死亡。
  • 長遠影響:患者的病情會隨著每一次腦血管出血或血管栓塞而惡化。換句話說,每隔一段時間,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惡化,而在變化期之間則保持相對穩定。若能預防腦中風,則可以防止五分之一的認知障礙症發生。

腦中風後遺症|4. 單側忽略(Hemi-neglect)

  • 定義:中風後,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稱為「單側忽略」的後遺症,意思是他們會忽視患側的身體部分。
  • 症狀/影響:這種情況會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例如:容易跌倒、穿衣時只將一隻手臂放進袖子裡、進食時只吃一側的食物及閱讀時只看見頁面一側的文字等。
  • 單側忽略可能包括偏向一側的視覺忽略,對身體的失認或目光不集中。有時,這種忽略可能伴隨其他感知障礙,導致患者對受損側的空間或身體部分缺乏反應。一般來說,左側忽略比右側更常見。

【同場加映】中風13種症狀

腦中風康復治療

腦中風後的復康訓練主要是幫助病患盡量恢復身體功能,應付日常生活。大多數病患在腦中風後的三至六個月內恢復速度最快,之後的進展會逐漸放緩。但只要堅持不懈,即使在腦中風後一年,身體功能仍有可能繼續改善。康復的過程需要時間,並非一蹴而就。

物理治療師主要透過改善病患的身體狀況(例如關節控制、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等)並進行基本生活訓練,幫助病患預防腦中風的併發症並重新投入日常生活。此外,物理治療師也會教導照顧者如何照顧病患,使照顧工作更為順利,並避免意外發生。

撰文:甄文漢 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 物理治療系講師、註冊物理治療師

延伸閱讀:推介3大「通血管」防中風食物 洋蔥超有效?

 

---

相關文章:

降血壓|天氣忽冷忽熱血壓不穩 小心中風心臟病 推介番茄6類食物降血壓

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必吃! 醫生嚴選12種食物 冬菇有效降膽固醇

長壽秘訣|做1種簡單運動15分鐘可延壽!防中風心臟病 研究證死亡率減40%

中風先兆|40歲男手麻痺以為肌肉痛 翌日證實中風無法走路 忽略3症狀出事

安宮牛黃丸不防中風 中醫教自測7先兆保命 推介湯水防中風通血管

吃雞子可壯腸?小心中風心肌梗塞!雞子營養大解構 改吃4類食物更有效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