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坐姿要糾正 中醫治骨盆錯位|健康有營
更新時間:00:00 2023-02-08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02-08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3-02-08 HKT
骨盆位於身體軀幹與下肢的中樞位置,是人體最主要的重量傳遞結構。正如中國武術很講究的「腰馬合一」,講求下盤穩定,才能讓身體轉換重心、活動四肢和發力。
骨盆一旦過度前傾、後傾、左右傾斜等,都有可能造成本來不需要活動的部位被迫擺動和受力,長時間下來容易超出負荷,甚至影響身體結構及出現慢性痛症。
例如骨盆前傾使身體重心落在腰骶部,外觀看來比較翹臀,但長遠而言會收緊下背部肌肉,對於腰椎也容易累積負擔而出現腰痛和增加椎間盤壓力;骨盆後傾姿勢使下背部軟組織過度伸展,久而久之降低腰部的穩定,導致頸椎前引、駝背、腰椎負擔增加;骨盆左右傾斜,會造成高低肩、長短腳、脊椎側彎、關節磨損等問題。另外,骶髂關節是構成盆骨的一對微動關節,有承托上半身重量的作用,骶髂關節錯位,最常見出現梨狀肌症候群、坐骨神經痛等慢性疼痛。
治療骨盆錯位方面,筆者會參考患者的X光報告,確定位置後,查找引致問題的定點位,再透過中醫正骨手法從中矯正即可。
甘博士於新一年作出呼籲,「健康由生活習慣開始」。所謂「坐有坐姿,站有站相」,現代人經常久坐,平日應注意坐姿,忌翹腳,避免造成骨盆單側較高,產生左右歪斜。另外,臀部距離椅背太遠,躺坐在椅子上可能造成骨盆後傾,腰部向後鬆下,上身重力並不是放在臀部的坐骨上,而是轉移至腰骶部及骶髂關節上,使腰背筋膜及骶髂關節附近的韌帶因長時間受力而鬆弛,而容易出現反覆腰骶及骶髂關節錯位。再者,骨盆後傾會引致走路或站立時,臀部肌肉不能有效發力,下肢承受的力量就會聚集於大腿上,引致大腿會變得愈來愈粗,形成「甲組腳」。最後,站立時,雙腳應平均受力,忌三七步站姿,左右負荷不均,導致骨盆歪斜。
最Hit
60歲港人買中山樓慘蝕一半 嘆一年收租僅萬多元 代理撐前景吸引 「很多客博升值」
2025-11-05 06:00 HKT
沙田新店開張驚現花籃陣!逾50個排滿天橋場面墟冚 街坊:呢個位通常做唔長
2025-11-04 13:06 HKT
華勤技術赴港上市 以硬核實力打開增長新空間
2025-11-05 18:22 HKT
「身家10億影帝」香港搭2蚊巴士受白眼 年輕車長唔認得想趕落車 出示身份證平息風波
2025-11-05 17:30 HKT
屯門老牌酒樓結業!曾推晚市7折救市 集團全港只剩1分店 街坊:好日子沒有了
2025-11-05 15:10 HKT
食水餃麵都要收$10茶錢?名導轟埋單先知「杯茶唔聲唔聲放枱面」網民:個價比得上酒樓
2025-11-05 15:02 HKT
「汪明荃舊愛」移居中山生活無憂 逾2千呎單位自誇選擇精明:我都唔恨返香港
2025-11-05 09: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