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狂飲水仍口乾或身體出問題 中醫揭7大成因教改善方法
更新時間:17:30 2022-08-17 HKT
發佈時間:17:30 2022-08-17 HKT
發佈時間:17:30 2022-08-17 HKT

不斷喝水仍無法解渴?台灣中醫師王大元在其facebook專頁指,喝了很多水仍很口渴,經常口乾舌燥,這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例如營養不足或患了某種疾病。他列出7種成因,並教改善方法。
1. 營養不足
以一般人來說,長期口渴可能是,從日常飲食所攝取的營養素不足。譬如,缺乏維他命B2、B12,以及維他命C、葉酸、鐵質等,均可致口乾舌燥,甚至嘴破唇裂。
建議:可多補充含維他命B2的食物,例如糙米、麥片、蛋黃和豬肝等。另也可在飲用水中加入一顆酸梅、一片檸檬,或1:1稀釋的運動飲料或無加糖的蔬果汁,均可有效補充營養素,以緩解長期口渴的情況。
2. 鼻敏感
鼻敏感患者半夜容易鼻塞,故習慣用嘴巴呼吸,但亦容易導致早上起床時口苦咽痛。
3. 缺鐵性貧血
屬於缺鐵性貧血的人士,會感到輕微口乾,並愛吃冰塊。
建議:喝水、補充富含鐵質的食物。
4. 患口腔腫瘤、接受化療電療、唾液腺發炎、乾燥症等
這類人士口水分泌減少,因而感到口乾舌燥。
5. 甲狀腺亢進或糖尿病
這類人更易出現口渴現象,須按時服用藥物控制病情,若過量飲水反會增加腎臟負擔。
6. 服用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
若正服用此類藥物,會出現唾液分泌減少這種副作用。
7. 熱氣(火氣)
王醫師指,在中醫角度,口乾舌燥與火氣有關,火氣可分為虛火、實火,症狀及改善方法如下:
- 虛火:經常出現夜間口乾、嘴唇紅潤情況,平時不覺口渴,但其實身體早有缺水問題而不自知。建議飲用增益湯水(沙參、玉竹、麥冬、生地黃、玄參)。
- 實火:症狀像整天咽乾口臭,明明已喝了很多水,卻仍感到口渴,大便容易乾硬難解、舌苔黃厚膩。中醫常用大承氣湯急下存陰,若不盡快清除體內的火氣,喝再多的水也緩不濟急。
內容獲「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授權轉載
撰文:Nicole
想知更多健康資訊 請到WeCare Health專頁瀏覽
www.facebook.com/wecarehealthhk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https://bit.ly/3yLrgYZ
最Hit
收掣不及︱秘魯情侶鬧大交 女方追攬男友齊墜樓1死1傷
2025-08-07 13:10 HKT
狄龍激罕談姜大衛不和恩怨 5字總結二人真實關係 「邵氏雙俠」一原因不相往來50年
2025-08-07 14:00 HKT
香港製TWEMCO跳字鐘被買到無貨?工廠宣布暫停直銷 1原因變香港人氣手信 全球賣出逾100萬個
2025-08-06 17:45 HKT
網民搭東鐵頭等遇職員查飛 直擊逾半卡車廂乘客逃票被帶走 港人:支持每班車都查飛
2025-08-07 13:06 HKT
拒絕東涌新公屋後二派彩虹邨 準戶主自爆極速編配時間 網民羡慕:上上籤|Juicy叮
2025-08-07 11:1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