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聰|突發性失聰早用類固醇可治 兒童個案更常見

更新時間:12:10 2021-09-27 HKT
發佈時間:12:10 2021-09-27 HKT

聽力下降即失聰,患者失去感受及分辨聲音的能力,成因可分為突發性或慢性兩類亦可分為先天或後天導致。後天失聰原因包括老化、創傷、長期處於噪音環境、耳或腦部手術後、中耳炎、內耳炎等。


 


不少人以為長者才容易有聽力下降問題,其實兒童失聰比成人失聰更常見,兒童常容上呼吸道感染而引急性中耳炎,如不及時治瘉,可併發成中耳積水,令患者聽力下降


 


失聰個案中,有不少屬突發性失聰,通常因病毒感染內耳所致。患者會有突發性聽力下降眩暈耳鳴等微狀,須盡早接受口服類固醇治療,以提高復率。至於因為年長老化的聽力下降,以及因受噪音而損害了聽覺的失聰,則難以根治復元。如欲了解更多防治聽力下降的保護聽覺方法,可參加衞生署於104日(一)下午二時至三時,在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療所舉行的聽力專題講座,參加者須致電2817 3418預約。  


文: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