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練指引 壁球裝備全攻略
發佈時間:09:47 2017-01-09 HKT


美國《Forbes》雜誌曾於年前推薦十項最有益的運動,首位是壁球(Squash)。起源於十九世紀的壁球,最大特色是場地面積較其他球類活動小。至於打壁球時,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又可有特別裝備呢?今日請來香港壁球總會地區精英隊主教練劉少南,分享壁球樂趣及注意事項,讓大家加深認識。
曾是獎學金運動員的劉少南,參與壁球運動逾二十年,至今熱愛程度有增無減。 「壁球很好玩,是一種含有多元化技術的運動,如Volley(截擊球)、Drop(短球)及Boast(側牆球)等,加上在比賽期間要跟對手鬥智,例如怎樣擊球使對手難以駕馭,或使對手猜不到自己的戰術等等,當中樂趣無窮。」執教至今接近十年,劉少南直言,現今打壁球的人數增加不少,除有賴香港壁球總會發展架構完善,並作致力推廣外,坊間不少球會也有舉辦訓練課程,令參與人數漸增。
正解四部曲
標準壁球場的面積約長9.75米、闊6.4米及高5.7米,在這細小的空間容納兩人互相走位擊球,稍有差池便會傷及對手。劉少南指出,打壁球有四部曲,首先是拉拍,然後由手肘帶動揮拍,接 是擊球,最後便是收拍。他教路:「拉拍前,舉起手至手肘成九十度直角,球拍頂部要指向天花板。不論正手或反手,擊中壁球後,就要收拍於耳側,不能Over Swing超越自己的身體,要跟身體成一百八十度角,這樣才不會令對方受傷。」
他又提醒很多人為了追波或救波,膝蓋彎曲至越過自己的腳趾公,建議膝蓋彎曲度不要少於九十度,以減低受傷機會。另外,為避免被壁球或球拍弄傷眼睛,打球時最好佩戴眼罩。劉少南更稱香港壁球總會舉辦任何十九歲以下的青少年賽事,參賽球員都必須佩帶護眼罩方可出賽。
球拍種類須知
選球拍及壁球也有學問,前者大致分為二十三吋、二十五吋及二十七吋的長度,壁球則有六款選擇,當中的粉紅色及綠色球因彈性最好,騰空時間最久,另有適合小學生玩的小型壁球。基本上,初學者會先選用藍波,然後循序漸進,再打黑波、單黃點黑波,最後是彈性最低而騰空時間最短的雙黃點黑波。他指出:「壁球的彈性與騰空時間成正比,壁球彈性愈高,騰空時間愈長,就愈容易擊球。」
至於服飾方面,劉少南表示須選不脫色鞋底的球鞋,以及穿 棉質或快乾質料的T恤,並建議短褲的長度應高過膝蓋,方便彎曲膝蓋。


Q&A
S:Sing Tao H:何卓華
註冊物理治療師
何卓華(Ivan Ho)──曾任香港理工大學田徑隊駐場治療師及渣打香港馬拉松、毅行者駐場治療師。
S:壁球屬於哪一類型的運動?比較適合哪些人士?
H:壁球屬於技巧性運動,基本上適合任何類型人士。由於壁球場的地方狹小,擊球變化較大,所以年紀較大的人會容易扭傷,打波時亦較容易感到吃力。
S:打壁球常見的受傷部位及原因?
H:膝蓋、腳腕及手腕的位置較容易受傷,原因是打球時的轉身及肢體動作速度快且密,令膝蓋承受較大壓力,導致扭傷。另外,手腕是相對幼細的關節,當使用較多時,如揮拍擊球或從地上挑起壁球等動作,都會增加受傷的機會。
S:應進行哪些熱身運動以減低受傷機會?
H:打波前,建議可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例如提拉小腿後面的筋腱,因該位置有長肌肉(Calf Muscle)連接膝蓋及腳部。當長肌肉舒展後,膝蓋及足腕的壓力會減低,令膝蓋及腳腕的負荷也會相對減少。另外亦可進行練力動作,以提高膝蓋關節的感應力。因為關節感應猶如眼睛,有助加強對動作的反應,避免受傷。
有關熱身動作,請登入pop.stheadline.com收看示範片段。
查詢:
G/GigaSports/2115 9930
R/Reebok/2342 6118
K/K-Swiss/2320 0391
S/Sogo(Causeway Bay)/2833 8338
文:Elaine Chung
圖:陳鐵剛、品牌提供、黃頌偉(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