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運動醫道|長跑Keep Fit切忌太高速
發佈時間:08:30 2025-02-14 HKT

今年香港馬拉松剛剛完結,周潤發以2小時24分33秒完成了半馬,衝線後神態自若,談笑風生,實是跑步界的靈魂人物,不少人贊嘆他69歲的跑步水平。不少跑者坦言參賽初衷就是為與「發哥」同框,希望在賽道上與他輕盈奔跑高挑的身影來個合照,人人皆知,做了運動,健康一定好,他有曾說過,他從60歲後開始跑步,身體比以前還要好很多,更號召身邊的朋友一起跑步,但他建議不要跑得太快,一定要注意心率,跑步是為健身,早點開始運動,早點有個好身體。
我們知道,只要運動,心率就會有波動,因為此醫學家對運動包括跑步的強度進行了劃分,其中最常用的劃分方法是最高心率(MHR)的60%到80%之間為有氧運動,我們日常進行的健康跑就是有氧跑步。比有氧跑步強度高一些的是混氧甚至是無氧區域,心率會超過MHR的80%。
所以「不要跑得太快」指的是什麼呢?如果跑步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答案是:跑步時的心率應該在有氧區域之間,建議最好是70%為標準。假設你20 歲,你的MHR是200,跑步心率應該保持在140左右,160為有氧區的上限,這應該是「不要跑太快,以心率為標」的跑法。又或者簡單來說,就是自我感覺「有點累」、「會喘但仍能說話」的程度,即可稱為有氧運動。
長跑久練可成本能反應
另外跑步要時間適應和訓練,因為初學者要刻意控制跑姿,但經驗跑者的跑步動作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已經將呼吸、節奏、姿態、習慣,由「刻意執行」轉化為「本能反應」,擁有行雲流水的個人輕鬆「跑步模式」。
周潤發60歲才開啓跑步,你可能覺得60 歲是衰老的分界線,不敢從新運動,但他卻向我們證明,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有夢想和決心,科學的去訓練,必能邁出第一步,他的心態,感染了無數粉絲和朋友而開始積極訓練,也希望途中見到他打卡。
新的一年新希望,不妨以發哥為榜,每天去跑個5公里吧!自然身體好,工作更順利。
周潤發本地長跑賽成績一覽:
2024渣打馬拉松半馬 2:26:08
2024機場三跑10公里 1:17:10
2023港珠澳大橋半馬 2:27:56
2023渣打馬拉鬆10公里 1:03:57
2022香港越野錦標賽 10公里 56:39
郭志堅
澳洲運動創傷物理治療專科文憑,前港足、亞奧運港隊隊醫,廣州中醫藥大學骨傷科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