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票選不推薦成藥名單 感冒藥1原因上榜 這種成藥最獲認可「看門口」

更新時間:18:05 2025-09-10 HKT
發佈時間:18:05 2025-09-10 HKT

很多人為方便或節省金錢,生病了不會去診所,而是直接買非處方藥(成藥)。從感冒藥、止痛藥、腸胃藥到眼藥水,在一般的藥房都可以買到。然而,若使用不當,也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有32位醫生與藥劑師共同票選出「絕對不吃的成藥」名單,並列出一些有需要時可以服用的非處方藥,供大家參考。

專家票選不推薦成藥名單 感冒藥1原因上榜

根據日媒《女性SEVEN PLUS》報道,中山診所的院長中山淳一醫生表示,那些毋需經醫生診斷就可自由購買的非處方藥,需要謹慎選擇。他就曾遇過一位服用非處方藥後,出現肝臟問題和全身皮疹的患者。報道邀請了32位醫生和藥劑師對各種成藥進行評分,票選出「絕對不吃的成藥」名單。

 

專家不推薦成藥名單:

1. 綜合感冒藥

綜合感冒藥是專家們一致列為最不建議服用的藥物。中山淳一醫生指,大多數感冒是病毒感染,不需要藥物治療,只要好好吃飯、多休息,身體自然會痊癒。如果病因不明就胡亂服藥,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內科醫師山本佳奈同樣將其列為不推薦的第1名,原因是綜合感冒藥通常為了標榜對多種症狀有效,會混合抗組織胺、退燒止痛藥、鎮咳藥等成分,導致身體會吸收許多根本不需要的藥物。其中含有鹽酸麻黃鹼的感冒藥尤其危險,容易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悸、血壓升高、失眠等副作用。

2. 非處方助眠藥

札幌加藤眼科院長加藤祐司指出,助眠藥含誘導嗜睡的成分,可能導致隔天早晨精神恍惚,降低工作時的專注力。若有失眠問題,首先應該調整生活作息,而不是依賴藥物。

3. 便秘藥

光伸醫療診所院長中村光伸醫生指,多數便秘由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引起,解決根本問題比單靠藥物重要,尤其是刺激性便秘藥(例如比沙可啶、番瀉苷鈣等)更不應亂吃。

銀座藥局藥劑師長澤育弘警告,長期使用便秘藥會讓腸道對藥物產生耐受性,最終可能陷入瀉藥依賴,導致沒有藥就無法排便。

4. 關節止痛藥(含軟骨成分)

隨著年齡增長,關節疼痛是不少人的困擾,但含有軟骨成分(如硫酸軟骨素、葡萄糖胺等)的止痛藥其實效果有限。戶田整形外科院長戶田佳孝醫師指出,這些高分子成分在腸胃中會被分解,無法直接到達軟骨部位。

5. 健康食品與保健品

許多專家對市面上的保健食品與補充劑也抱持保留態度。乳腺外科醫師尾崎章彥指,保健品與藥品的製造規範不同,安全性與有效性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6. 其他不推薦的非處方藥

  • 含聚維酮碘漱口水:因抗菌作用太強,會同時殺死口腔裡的益菌,破壞口腔微生物環境;
  • 一般咳藥水:令痰難以咳出,增加肺炎風險;減肥藥會引致腹瀉和壓力,而且不及控制飲食更有效;
  • 噴鼻劑:只能暫緩鼻塞,無法抑制潛在的過敏反應,因此可能越用越嚴重;
  • 眼藥水:含有添加劑和薄荷醇,過度使用有可能導致淚水分泌困難。

推介3種「看門口」成藥 這種止痛藥上榜

另外,醫生和藥劑師們又選出一些有需要時可服用的非處方藥,不:

1. 撲熱息痛退燒止痛藥

雖然 NSAID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退燒止痛藥被列為不推薦名單的第2名,但以撲熱息痛(乙醯胺酚)作為主成分的退燒止痛藥則被12位專家列為可以使用,最獲專家認可購買備用「看門口」。

函館稜北醫院總合診療科的舛森悠醫師表示,其副作用較輕,安全性高,小孩與長者都能服用,並尤其適合單純退燒或止痛需要。

2. 整腸劑

有3位藥劑師表示平時會服用整腸劑。三上彰貴子藥劑師說,含雙歧桿菌、乳酸菌、丁酸菌的整腸劑能幫助調節腸道菌叢。雖然吃乳酪和納豆也有同樣效果,但整腸劑會比較方便。

3. 治療感冒的中成藥

消化外科醫師石黑成治表示,感冒時喝葛根湯或麻黃湯,不只能抑制症狀,還能提升身體的自然治癒力,加速恢復。不過中山醫生提醒,中藥並非一定安全,例如芍藥甘草湯可能影響肝臟,並導致血鉀降低,嚴重時會造成手腳麻痺或活動困難。

資料來源:《女性SEVEN PLUS》

延伸閱讀:常吃3種保健品恐致癌?醫生揭這樣吃患肺癌風險高2倍

---

相關文章:

蜂膠/魚油/益生菌何時吃?營養師教揀6大保健品 防感冒/保護血管吃這種

吃保健品配茶咖啡超錯?魚油益生菌忌與藥物同吃?犯6禁忌恐傷肝腎

維他命C忌空肚食?魚油何時吃?營養師列6大保健品食用禁忌/功效

月經前/經期總是頭痛?吃魚油可紓緩?5大保健品有助止頭痛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