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夏天常肚瀉?這元兇惡菌年殺數十萬人 醫生揭在家做錯6件事恐中招|附預防貼士

更新時間:16:05 2025-07-27 HKT
發佈時間:16:05 2025-07-27 HKT

夏天為何容易出現食物中毒或腸胃炎?有醫生指,夏天容易滋生2類惡菌,其中一種「頭號惡菌」每年更奪命數十萬。要預防夏天期間食物中毒,醫生提醒要留意家居中6個中毒危機。

夏天常肚瀉食物中毒?在家做錯6件事恐中招

重症科醫生黃軒近日在個人網誌分享了夏日易肚痛/肚瀉的迷思,好多人以為食物中毒一定是上吐下瀉、狀況緊急,黃醫生解釋其實大多「食物中毒」都以輕微腹瀉的形式出現,患者跑好幾轉廁所,卻又感覺沒有大礙。有研究指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鋒期,原因在於溫度與濕度:

 

為何夏天容易食物中毒?

  • 大多數食源性細菌在32.2℃到43.3℃內,繁殖速度達到巔峰。氣溫越高,增殖得越快。
  • 高濕度為細菌提供在食物表面滋生的理想條件。

黃醫生指,食物中毒的元兇是「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

  • 沙門氏菌在35℃-37℃之間、繁殖速度最快;每年在全球造成數千萬例胃腸炎,甚至導致數十萬人死亡。
  • 大腸桿菌會污染食物或水。大腸桿菌在37℃、營養充足的條件下,20分鐘能翻倍繁殖;1小時後,細菌數量可能變成原來的8倍,不容小覷。

6個食物中毒家居危機

黃醫生指,令人驚訝的是,食物中毒發生率最高的場所是「家居」內;事關有不少家庭習慣將飯菜放在餐桌上,用罩子蓋住。其實,根據美國FDA指引,食物在室溫下不應放置超過2小時,若氣溫高於32℃、則應縮短至1小時,否則不建議再食用。黃醫生更指出了家中6個中伏危機:

食物中毒危機|1. 醬料亂放

蠔油、醬油等調味料放在爐邊,高溫環境會加速細菌繁殖。

食物中毒危機|2. 乾貨泡發過久

木耳、腐竹等乾貨一泡就是一整日,為細菌提供充足的繁殖時間。

食物中毒危機|3. 剩飯長時間保溫

煮好的飯長時間放在電飯煲內保溫,或未及時放入雪櫃冷藏。

食物中毒危機|4. 生熟用具不分

砧板和刀具未分開使用,導致生食中的細菌交叉污染到熟食。

食物中毒危機|5. 常溫解凍

將肉類放在室溫下解凍,細菌會在解凍過程中迅速繁殖。

食物中毒危機|6. 發霉照吃

水果只切走發霉部分,其餘繼續食用,但黴菌毒素可能已滲透到整個水果。

食物沒變壞+沒異味≠沒問題

吃過的食物沒變壞、聞起來沒異味,也不等於安全可吃?黃醫生解釋,即使食物經過加熱,細菌被殺死,但所產生的耐高溫毒素卻仍然存在,一吃下肚,同樣會引起食物中毒。天氣炎熱時,大多人都會選擇喝凍飲或吃生冷食物,如生果、涼拌菜、沙律等,因為冷藏溫度不足或製作過程不衛生,同時未有加熱,令腹瀉風險大大增加。黃醫生提醒,切好的水果要在5℃下的低溫環境保存,以免細菌迅速繁殖。

預防夏日腹瀉的5個關鍵

黃醫生指,潛藏的腹瀉危機卻不容忽視,想腸胃在夏日也能保持「穩如泰山」,必試以下5招:

預防腹瀉|1. 剩菜剩飯立刻冷藏

無論是家裡的剩菜,還是外帶回來的飯菜,吃不完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放入雪櫃內冷藏,盡量不要在室溫下停留超過1小時。

預防腹瀉|2. 加熱要「熱透」

重新加熱飯菜時,務必確保徹底加熱,並多加翻動,讓食物中心溫度達到足夠殺菌的程度。

預防腹瀉|3. 凍飲/生冷食物慎選

選擇信譽良好、有合格資質的商家購買 飲/生冷食物。如果近期腸胃較敏感或頻繁腹瀉,建議暫時避免吃。

預防腹瀉|4. 選「原形」水果

盡量購買完整的原形水果,避免購買切好的果切拼盤,因為切開的水果表面更容易受到細菌污染。

預防腹瀉|5. 解凍泡發小貼士

需要解凍的肉類或泡發的乾貨,建議提前放入雪櫃內進行緩慢解凍或泡發,避免在室溫下操作。

資料來源:重症科醫生黃軒

延伸閱讀:用錯砧板恐成惡菌溫床 醫生教清潔保養5步驟 使用多久必須換?

4種材質砧板的優缺點
4種材質砧板的優缺點

---

相關文章:

隔夜餸可翻熱多少次?帶飯忌放3類食物?隔夜菜5大處理方法超錯恐致中毒

湯水煲滾就可以放隔夜?忽略2情況易中毒 10類食物易生毒素

情侶吃滑蛋蝦仁飯中毒狂瀉 病毒量高13倍恐致命!4類食物也高危

常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易致癌?營養師揭忽略1事更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