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30歲女經常肚痛便秘 揭大腸滿佈生猛寄生蟲 吃魚生惹禍
更新時間:13:43 2023-02-23 HKT
發佈時間:13:43 2023-02-23 HKT
發佈時間:13:43 2023-02-23 HKT

經常便秘可能是寄生蟲作怪,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食物風險甚高。有醫生分享案例指,台灣一名30歲患者經常肚痛便秘,服藥無好轉,求醫後驚見大腸滿佈生猛寄生蟲,疑吃魚生感染。若出現4種症狀,感染寄生蟲機會較大,嚴重起來可致膽管發炎。
便秘腹瀉服藥也無改善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案例指,該名30歲患者長期排便不規律,時而便秘,時而腹瀉;經常腹脹,肚子莫名絞痛,如廁時更痛。惟服用腸胃藥後,這些症狀也無改善,遂往求醫。
大量寄生蟲在大腸蠕動 揭吃魚生感染
林醫生分享影片指,為該患者進行大腸鏡檢查時有驚人發現:腸道內有大量長約1厘米的寄生蟲在蠕動。從該影片可見,有一條條透明的寄生蟲在腸道壁內游來游去,情形十分駭人。林醫生用鉗子把寄生蟲夾出來,等待化驗。
林醫生表示,該患者喜愛吃魚生,估計是吃魚生時不慎感染鞭蟲。
寄生蟲在患者大腸蠕動情況(慎入):
出現4大症狀 感染寄生蟲風險高
林相宏醫生表示,該名患者長期排便不定時,並出現以下症狀,最終發現是寄生蟲所致:
- 症狀1:便秘
- 症狀2:肚瀉
- 症狀3:腹部莫名絞痛
- 症狀4:腹部有脹氣
林醫生指,患者曾自行服腸胃藥,排便後沒好轉,求醫後才發現感染了寄生蟲。
衞生署列感染寄生蟲症狀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寄生蟲感染的症狀及潛伏期取決於所感染的寄生蟲種類。人若進食了未經煮熟的受污染豬肉、牛肉或魚,便可能受感染,如感染小量的寄生蟲,可能會全無症狀。至於有症狀的患者,可能出現的情況如下︰
感染寄生蟲症狀︰
- 腹部不適及膨脹、嘔吐、腹瀉
- 體重減輕
- 肛門痕癢
- 如感染縧蟲,可在糞便中排出縧蟲節段
- 如患者體內有大量寄生蟲,可導致較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腸道阻塞、貧血、膽管阻塞及發炎
預防及治理寄生蟲方法
本港衞生署列出預防及治理寄生蟲方法:
預防感染寄生蟲方法1. 保持良好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以及如廁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手亦為有效方法。
- 定期修剪指甲。
- 勸喻小童不要吮吸手指或搔抓肛門範圍。
- 在田裏工作時須穿上鞋子。
預防感染寄生蟲方法2. 保持良好食物衞生
- 只飲用煮沸後的自來食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戶的樽裝飲品。
- 從衞生和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 避免進食高危食物,例如生的或未經煮熟的肉類,特別是牛肉、豬肉及魚肉。
- 食物應徹底清洗。
- 確保所有食物徹底煮熟才可進食,尤其是以燒烤或火鍋方式烹煮食物。
- 處理食物時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即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生熟分開 (分開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藉以預防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生吃海產 感染海獸胃線蟲風險高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醫生曾表示,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產有機會感染的海獸胃線蟲(Anisakis):
出現寄生蟲的食物:9種海產常有海獸胃線蟲
根據東京都福祉保健局網站資料,海獸胃線蟲主要寄生在海產內臟表面,或三文魚魚、鱒魚的腹部肌肉中。
預防感染寄生蟲 防感染海獸胃線蟲5大方法
根據東京都福祉保健局網站資料,以下5個方法有助預防感染海獸胃線蟲: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