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救飛虎|導演劉浩良 x 編劇章彥琦 為抗戰電影搵出口 爆王丹妮恃身高贏角色|專訪

更新時間:23:45 2025-11-13 HKT
發佈時間:23:45 2025-11-13 HKT

由劉浩良執導、章彥琦等新一代編劇的主旋律電影《營救飛虎》,導演認為抗戰題材作品多是嚴肅正劇,或是「抗日神劇」充斥手撕鬼子般的誇張情節;他形容《營救飛虎》是此類型片的突破口,既有港式幽默又不失寫實。撰文︰李志宏、攝影︰朱偉彥、場地提供:譚廣源

劉浩良著重幽默感

《營救飛虎》由劉浩良、譚廣源、新一代編劇章彥琦(Ashley)、凌偉駿等撰寫劇本,故事改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事跡,描述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成員包括王丹妮、伍允龍等)與潛伏在日本人身邊的韓庚,營救美軍「飛虎隊」飛行員Mitchell Hoog的故事。劉導稱︰「戰爭片可以有另一種拍攝手法,例如《一個快樂的傳說》,例如Quentin Tarantino執導的《希摩撞正殺人狂》與《陽光兔仔兵》。」他嘗試把港式幽默、動作融入抗戰電影中。

劉浩良導演與編劇Ashley一同受訪。
劉浩良導演與編劇Ashley一同受訪。
《營救飛虎》電影海報
《營救飛虎》電影海報

編劇不是「寫手」

劉導曾是編劇家協會會長,他說︰「記得影大合照時,Ashley就站在我旁邊,我倆就是這樣認識。」Ashley是《邊緣人》導演章國明的女兒,《救殭清道夫》、《一秒拳王》等出自其手,她擅長寫人,這次《營救飛虎》則有大量群戲,她說︰「劉導教會我很多。怎樣令每個角色都有戲做?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個性,如何在一場戲令到他們都是主角?」劉導則欣賞Ashley獨立完成劇本的能力,「編劇不僅僅是『寫手』。從她之前的作品看出,她有見地,是有想法的創作者。在《營救飛虎》的拍攝現場,她會堅持自己曾經提出,但沒有被採用的想法,積極爭取拍攝。」

劉導拍《營救飛虎》行勻香港幾座山。
劉導拍《營救飛虎》行勻香港幾座山。
Ashley是《邊緣人》導演章國明的女兒。
Ashley是《邊緣人》導演章國明的女兒。

重點是怎樣活下去

劉導承認並不擅長描寫抗戰中的沉重、傷痛與慘烈場面,他認為「幽默感」是力量,是其作品不可缺的元素,Ashley說︰「《營救飛虎》港九大隊裡懂英文的人不多,他們仍試圖與美軍飛行員溝通,建立情感、信任,鬧出語言笑話。」劉導補充︰「港九大隊帶著這名外國人,並非展開激烈戰鬥,而在山中搵出路、躲藏。我親自去過黃大仙的山洞、鑽石山、獅子山等,看當年游擊隊路線圖。」該片重點不是「殺出去」而是「怎樣活下去」,「疫情時、疫情後人們渴望搵到一條生路,戲中人物面對三年零八個月抗戰,艱難地尋找出路,這種情感與當下觀眾的心境呼應,加強時代感。」

Mitchell Hoog演美軍「飛虎隊」飛行員。
Mitchell Hoog演美軍「飛虎隊」飛行員。

選角受James Gunn影響

《營救飛虎》是劉導第3齣自編自導的影片,選角方面,「反差」是其作品特色,劉導︰「我為《衝鋒車》找演員時,刻意找年紀稍大但身形保持健壯的演員,目的是呈現出即使年歲漸長,他們依然對人生充滿熱情和鬥志。至於《除暴》,至少有兩個人在過往作品中分別扮演『兵』、『賊』。」他提到對團隊塑造的靈感,受James Gunn影響,讓不起眼的人集結,完成不可能任務,「我們設計了一名小朋友角色,小朋友身處戰場,該人物參考了歷史上游擊隊中常見的交通員,負責傳遞情報。」形成強烈對比的還有王丹妮,「在抗戰時期,英軍留下的Lee-Enfield長槍又長又重,我們需要一位能駕馭這把槍的女演員。」劉導形容王丹妮是「全中國最高的女演員」(約180cm)。至於伍允龍,「看資料時,當日香港的游擊隊打八極拳,技擊時以八極拳對日本刺刀,故找懂功夫的人來演。」

王丹妮生得夠高而拿下角色。
王丹妮生得夠高而拿下角色。
王丹妮為角色剃髮。
王丹妮為角色剃髮。
伍允龍是動作擔當。
伍允龍是動作擔當。

《營救飛虎》是劉導預算最大的製作,搭建的場景有紅磡、灣仔、醉酒灣防線等。Ashley提到當中涉及大量史料研究,對空戰場面有深入描寫,「團隊聘請了空軍顧問幫助我們了解真實的空軍戰術、飛行員之間的通訊及戰鬥機陣形等專業知識,這些資訊拓展了我們的視野。」不過,最難拍的不是動作場面,劉導形容︰「保齡球場那場戲十分複雜,9個角色,3個動機!」這場戲原來劇本經已長達30分鐘,最後縮短到約20分鐘,「我們拍了22天!」

韓庚潛伏在日本人身邊,伺機而動。
韓庚潛伏在日本人身邊,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