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巾成就非洲可持續發展|林小珍

ESG
更新時間:10:00 2025-11-13 HKT
發佈時間:10:00 2025-11-13 HKT

提起可持續發展,你會聯想到甚麼呢?可再生能源?綠色金融?農業科技?筆者發現最近有一隻新股,甚有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不過並不是甚麼高新科技股,而是被股壇朋友稱為「非洲衛生巾股」的樂舒適(2698)。

樂舒適衛生巾銷量冠非洲

樂舒適是一家嬰兒紙尿褲和女性衛生用品生產商,主要市場是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中亞等發展中國家。公司去年收入有4.54億美元,按年增長一成。旗下的衛生巾產品去年銷售超過16億片,佔了非洲衛生巾市場份額超過15%,是非洲衛生巾市場的銷量冠軍。股份星期一(11月10日)掛牌,首日收市較招股高近26%,表現算是不俗。但生產嬰兒紙尿褲和女性衛生用品這類日用品,究竟如何跟「可持續發展」這個企業發展熱門詞扯上關係呢?

聯合國SDG涵蓋健康平等與教育

近年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日益提高,期望企業在牟利的同時,可以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例如港交所(388)就要求所有在港上市企業,關注公司在環境、社會和管治方面的表現,並要每年提交ESG報告,供投資者參考。

如果將格局再放大,聯合國早在2015年提出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除了關注地球氣候和環境變化,更涵蓋經濟發展、健康、教育、人權等議題。這17個目標除了是每一個國家的政府都應該積極回應,企業和個人同樣可以在不同範疇作出貢獻。樂舒適主打產品——嬰兒和女性衛生用品,正在回應聯合國SDG的第三項「良好健康與福祉」、第四項「優質教育」以及第五項「性別平等」。

根據公司的招股文件,嬰兒紙尿褲及拉拉褲在非洲的市場滲透率只有20%,遠低於歐洲、北美和中國這些成熟市場的70%至86%,而衛生巾市場滲透率亦只有約30%,較成熟市場的86%至92%低得多。非洲的嬰兒和女性難以獲取衛生用品,令受到皮膚及相關疾病的感染風險增加。不難理解,嬰兒和女性衛生用品在非洲普及化,將可以大大改善當地人民的健康及衛生水平,從而達至SDG的第三項「良好健康與福祉」。

衛生巾促進非洲女性向上流

此外,「月經污名化」和「月經貧窮」是許多非洲女性面對的問題。「月經污名化」是指因月經產生的社會禁忌和因而衍生的避諱風氣和羞辱行為;而「月經貧窮」是指經濟能力弱的女性,因為無法負擔或取得足夠而適當的生理用品,導致生理疾病及心理健康問題。世界銀行2021年曾經估算,全球有高達5億人口正經歷嚴重的月經貧窮,非洲是當中的重災區。

女性因為月事而被迫留在家中,不能夠上學接受教育或外出工作,甚至受到侮辱和攻擊。而適齡女童往往因為月事缺課,影響學習進度,繼而影響她們的上流機會,長遠而言,甚至影響當地的勞動力質素和經濟發展。在非洲供應可負擔的女性衛生用品,可以讓當地女性妥善處理月事來臨的生理反應,繼續正常地上學和上班,從而實現SDG中的「優質教育」和「性別平等」。樂舒適的業務某程度來說,都可以說是功德無量。

同業恒安業務與流程皆達SDG

當然,除了供應的產品可以促進社區衛生和健康,推動平等機會外,企業有否採購可持續發展的原材料,以及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對環境,包括空氣和水質的影響,亦是企業是否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樣是生產紙巾以及嬰兒和女性衛生用品的藍籌股恒安國際(1044)在這方面就肯定做出成績。公司最近才獲星島新聞集團和香港理工大學頒發「ESG認證嘉許2025」 的「ESG年度榮譽成就大獎」。希望有更多企業可以跟恒安一樣,不論是業務性質、生產過程,以至企業管治,同樣做到可持續發展。

林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