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風雨中堅守 有人風口上打卡|梁偉聰
發佈時間:11:05 2025-09-26 HKT

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過後,香港各區都在盤點損失,興幸的是暫時未見非常嚴重的事故,最驚嚇的畫面還要數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被巨浪沖爆玻璃門的一刻,而很快該酒店已經清理現場,一眾打風上班的員工實在值得一讚。
筆者初出社會的第一份工是在報館工作,亦經歷過打風趕返公司的日子,隨著時代進步,今時今日不少行業已經開始可以WFH(在家工作),鍾意返工的一眾劉生,亦可以輕鬆一點,不用再冒著風雨、踏著水浸的街道趕回公司。但酒店、飲食等服務性行業,卻不太可能靠「WFH」去維持運作,仍然是需要有人要堅守崗位,確保客人安全、餐飲供應、設施正常。
正當筆者以為只是服務性行業必須要「有人」的時候,《彭博》報道說,原來一批金融高層亦在十號風球期間返回辦公室,為的是必須有人負責在場處理交易和定價,同時亦有急需簽署的重要文件等。亦正因如此,滙豐總行對面的文華東方、四季酒店、太古廣場幾家高級酒店均接近滿座。
今次事件更顯得這批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的專業精神與責任感,他們或許沒有新聞頭條的光環,但他們的付出,卻是城市能夠在十號風期間仍然營作,以及迅速回復正常的關鍵。
打卡出事屢見不鮮
然而在一班人堅守崗位的另一邊,卻有另一班視「追風」為娛樂的市民,風球一掛便紛紛出動,走到海邊、碼頭等的最前線「打卡」。在社交平台興起之後,「打卡文化」愈趨普遍,甚至愈趨年輕,打卡出事的案例亦屢見不鮮。
「追風」當然有趣,畢竟這種級數自然的力量確實令人震撼,上一次香港出現17級或以上陣風的記錄,已經是1962年的「溫黛」(Wanda),這個名字真是細細個就聽過。但在極端天氣下,若不顧自身安全,甚至影響救援或清理工作,便不只是「打卡」這麼簡單,更是對自己生命的輕視,和對前線工作人員的一種不尊重。
其實電視台與其繼續在打風期間派員到街上「追風」,不如考慮一下追蹤那些在打風期間繼續上班的人們,嘗試將鏡頭轉向那些在風雨中默默付出的前線工作人員,記錄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或許更值得一讚。
梁偉聰-企業傳訊及財經公關顧問
🔗LinkedIn: https://bit.ly/3ClurwJ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w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