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蚊食飯唔離地?文華東方靠花生熱話打破距離感|梁偉聰
發佈時間:16:30 2025-09-04 HKT

因為「8萬元約會騙案」連日成為熱議焦點,文華東方酒店中菜廳文華廳一躍成為繼「兩餸飯」之後,曝光率最高的飲食類熱搜關鍵字。而這次事件,意外地完成了一件連資深公關也難以做到的事——打破公眾的刻板印象。
這類高級餐廳一向予人「食唔起」的距離感,甚至自帶一種「唔係我份」的氣場。事件曝光後,網民最感興趣的,不是戀愛經過,而是:8萬元到底「食咗乜」?
當大家發現:兩個 Set Dinner 其實只是4776元,連加一都只係5253.6元,再加支酒都「唔算太誇張」,不少打工仔甚至留言:「咁我都 afford 得起囉」,這一刻,品牌的形象就已經悄悄改變了。
事件發酵後,一班 foodie 朋友更表示,文華廳的訂位需求明顯上升,尤其主廚黃永強師傅即將退休,不少食客都乘住今次熱話,約埋朋友「趁機朝聖」。
無心插柳勝千萬宣傳
這種由誤解引發的理解、由討論帶動的探索,正正是我們在公關角度中最難以買到的一種結果。因為對任何品牌來說,要吸引新客戶的成本永遠最貴。無論是請 KOL、落廣告、搞 event,資源開支大之餘,ROI(回報)又難以量化。
但今次事件卻出奇地以「八萬元晚餐」這個社會新聞為引子,自然地打入大眾視野,甚至令不少人主動去查餐單、睇價錢。當這種「原來都唔係特別貴」的印象一旦形成,高級餐廳就不再是一種只能幻想的身份象徵,而是一種可以被選擇、嘗試、甚至討論性價比的選項。
高級餐飲「親民化」
這類品牌逆轉案例之所以難得,在於它沒有硬銷、沒有包裝。文華東方酒店中菜廳仍是原本那個定位,而是大眾自己重新發現了它的價值與可能性。品牌形象由「遙不可及」變成「好似可以一試」,這個轉變,不靠行銷技巧,而靠群眾的自發討論。更難得的是,它還令整個高級餐飲市場受惠。
事實上,事件不止帶動文華廳一間餐廳的討論,其他 fine dining 餐廳的餐單價格亦被網民搬出來比較,形成一股「高級餐廳 CP 值排行榜」的短期熱潮,對整個行業的氣氛都有提振作用。
爭回赴日韓食豪買客人
近年經濟下行,大家都說消費意欲低迷,但筆者觀察到——香港人並不是唔想花錢,只是想花得其所。
不少人選擇去日本、韓國豪食豪買,原因並非當地物價真的便宜,而是整體體驗感較佳,信息透明、價值感強、體驗舒服。如果本地 fine dining 能做到同樣三點,其實完全有力爭回這班「準備飛出去消費」的客人。
當一間餐廳能夠成為話題中心,當食客開始覺得自己「唔係食唔起」,當高級餐飲變成生活選項而非偶爾奢侈,這種轉變,對整個城市的餐飲與消費氣氛,都將帶來長遠啟發。
梁偉聰-企業傳訊及財經公關顧問
🔗LinkedIn:https://bit.ly/3ClurwJ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w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