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十足目 解構蟹演化

更新時間:18:51 2016-05-04 HKT
發佈時間:02:06 2013-06-14 HKT
(星島日報報道)蟹是人類喜愛的海鮮之一,但未必人人懂得分辨蟹的不同種類。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朱嘉濠與研究團隊,運用分子生物學分析方法,研究包括蟹在內的十足目甲殼類動物的演化關係,並成功建構稱為「生命樹」的演化圖譜,解決了物種分類和自然雜交的問題,對水產養殖和資源保育有極重要的意義,有關研究早前更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的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香港人假日喜歡到酒店品嘗自助餐,當中少不了長腳蟹,但原來俗稱「雪蟹」的長腳蟹和「皇帝蟹」的阿拉斯加長腳蟹是兩個不同的品種。過去包括皇帝蟹、寄居蟹、中華絨螯蟹(大閘蟹)在內的十足目甲殼動物的演化關係和分類的研究,主要是從形態着手,但因其複雜多變的外形,往往引致種類界定不清和高階分類階元訂立的爭議。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朱嘉濠過去二十年研究十足目甲殼動物的演化,團隊早年曾研究中國附近出現三種不同的大閘蟹,分別是日本絨螯蟹、中華絨螯蟹和合浦絨螯蟹,「早期只能單憑肉眼分辨,但後來知道蟹會自然雜交,令分辨變得更困難。」後來團隊發現在南中國海出現自然雜交的情況,為養殖業和保育工作帶來新的啟示。

  朱嘉濠表示,最新的研究對象是所有蝦蟹的關係,其中包括巨型皇帝蟹與寄居蟹的關係,「二十年前已有人提出寄居蟹是皇帝蟹的祖先,原因是兩者的腹部都是呈不對稱,但仍有很多疑團未解開。」他解釋,今次的研究通過抽取動物組織的基因,進行基因序列比較及建構稱為「生命樹」的演化圖譜。結果發現,寄居蟹確實是皇帝蟹的祖先,並進一步了解到生物在演化時出現的「趨同進化」現象。

  有份參與研究的博士後研究員曾令銘補充,目前他們已完成研究逾千種十足目甲殼動物,未來亦有計畫擴展研究其他甲殼動物。「研究過程中有兩大難度,一是要有足夠的物種,因此要與世界不同的大學及實驗室合作。另外,如何選取合適的基因,從中研究動物的關係。」他又表示,現時中大在食物檢測和檢疫工作方面,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援,合作部門包括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海關。